第359章(2 / 3)
“罢黜了宦官掌握的宫市,还想要夺取宦官的神策军权。”
“取消地方官吏进奉钱财,讨好皇帝的制度。”
“规定在两税之外,不得增加任何杂税。”
……
【改革深深动摇了宦官的权利,引起一些守旧大臣与宦官们的联手反对,于是他们决定另立新君!】
德宗不解:“为何会有朝臣与宦官站在一起。”
他们不是水火不容吗?
武元衡、韩愈:相较于革新派来说,宦官还是可以沟通合作的。
【在宦官俱文珍等人的一手操办下,三月,李诵长子李纯被立为太子,七月,宦官矫诏由太子监国,八月,太子李纯被拥立为帝,史称唐宪宗。顺宗退位称太上皇,这就是所谓的“永贞内禅”。】
【主持变法的王叔文、王伾、韦执谊、刘禹锡、柳宗元、韩泰等人都被贬为地方司马,永贞革新宣告失败!】
评论区
“这就是古诗词鉴赏中经常提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。”
刘禹锡:“小人当道,宦官祸国,吾不屑于与尔等同流合污!”
柳宗元:“吾立志励材能,兴功力,致大康于民,垂不灭之声!却被排挤出朝堂之外,天道何其不公啊!”
【永贞革新虽然是在顺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,但顺宗已经因为中风失去了语言能力,主持朝政的是王叔文、柳宗元等人。】
【因此政令上传下达的渠道极为麻烦,皇帝想要知道一件事,必须要一经宰相韦执谊,二经王叔文,三经王伾,四经宦官李忠言,五经宠妃牛昭容,才能被顺宗所知晓,变法之事因此横生枝节。】
评论区
“唐顺宗病重,王叔文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争的事实,这也引起了朝臣的不满。”
“革新派重用的人都是溜须拍马的投机分子,他们结党营私,贪污舞弊,自然无法取得大家的认可。”
“韩愈称革新派为:小人乘时偷国柄。夜作诏书朝拜官,超资越序曾无难。他对革新派升官过速表示强烈的不满,并在撰写顺宗实录时,对永贞革新进行攻讦。”
“革新派不屑于团结任何人,将所有人都变成了他们的敌人。有既得利益的守旧派,还有被剥夺了利益的宦官和节度使,几乎满朝皆敌!”
“三位宰相中两位称病不合作,唯一一位支持改革的宰相韦执谊,还与王叔文产生了矛盾。御史中丞武元衡等人将革新派当做政敌,地方节度使也不遗余力的攻击革新派,再加上宦官掌握神策军,革新派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。”
……
【事后来看,永贞革新是一次失败的政治改革,此后,唐朝政治环境更加黑暗,宦官一手遮天,随意废立皇帝,朝臣分化为不同的朋党,彼此攻讦。】
【革新派力主革新、推翻旧制、打击藩镇、削弱宦官的初衷,是值得肯定的,但他们的执政能力却是失败的!】
评论区
“经过唐初多年的努力,寒门登上了历史舞台,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,与原本的关中士族、山东士族分庭抗礼,朋党之争逐渐形成。”
“革新派便是以一个政治团体进行的改革,在一定程度上,为后来的牛李党争开了先例。”
李治:“难道要重复汉末的党锢之祸!”
武后:“党锢之祸是朝臣与宦官的斗争,党争却是朝臣之间的斗争。分裂的朝臣如何能抵挡掌握军权的宦官集团!” ↑返回顶部↑
“取消地方官吏进奉钱财,讨好皇帝的制度。”
“规定在两税之外,不得增加任何杂税。”
……
【改革深深动摇了宦官的权利,引起一些守旧大臣与宦官们的联手反对,于是他们决定另立新君!】
德宗不解:“为何会有朝臣与宦官站在一起。”
他们不是水火不容吗?
武元衡、韩愈:相较于革新派来说,宦官还是可以沟通合作的。
【在宦官俱文珍等人的一手操办下,三月,李诵长子李纯被立为太子,七月,宦官矫诏由太子监国,八月,太子李纯被拥立为帝,史称唐宪宗。顺宗退位称太上皇,这就是所谓的“永贞内禅”。】
【主持变法的王叔文、王伾、韦执谊、刘禹锡、柳宗元、韩泰等人都被贬为地方司马,永贞革新宣告失败!】
评论区
“这就是古诗词鉴赏中经常提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。”
刘禹锡:“小人当道,宦官祸国,吾不屑于与尔等同流合污!”
柳宗元:“吾立志励材能,兴功力,致大康于民,垂不灭之声!却被排挤出朝堂之外,天道何其不公啊!”
【永贞革新虽然是在顺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,但顺宗已经因为中风失去了语言能力,主持朝政的是王叔文、柳宗元等人。】
【因此政令上传下达的渠道极为麻烦,皇帝想要知道一件事,必须要一经宰相韦执谊,二经王叔文,三经王伾,四经宦官李忠言,五经宠妃牛昭容,才能被顺宗所知晓,变法之事因此横生枝节。】
评论区
“唐顺宗病重,王叔文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争的事实,这也引起了朝臣的不满。”
“革新派重用的人都是溜须拍马的投机分子,他们结党营私,贪污舞弊,自然无法取得大家的认可。”
“韩愈称革新派为:小人乘时偷国柄。夜作诏书朝拜官,超资越序曾无难。他对革新派升官过速表示强烈的不满,并在撰写顺宗实录时,对永贞革新进行攻讦。”
“革新派不屑于团结任何人,将所有人都变成了他们的敌人。有既得利益的守旧派,还有被剥夺了利益的宦官和节度使,几乎满朝皆敌!”
“三位宰相中两位称病不合作,唯一一位支持改革的宰相韦执谊,还与王叔文产生了矛盾。御史中丞武元衡等人将革新派当做政敌,地方节度使也不遗余力的攻击革新派,再加上宦官掌握神策军,革新派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。”
……
【事后来看,永贞革新是一次失败的政治改革,此后,唐朝政治环境更加黑暗,宦官一手遮天,随意废立皇帝,朝臣分化为不同的朋党,彼此攻讦。】
【革新派力主革新、推翻旧制、打击藩镇、削弱宦官的初衷,是值得肯定的,但他们的执政能力却是失败的!】
评论区
“经过唐初多年的努力,寒门登上了历史舞台,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,与原本的关中士族、山东士族分庭抗礼,朋党之争逐渐形成。”
“革新派便是以一个政治团体进行的改革,在一定程度上,为后来的牛李党争开了先例。”
李治:“难道要重复汉末的党锢之祸!”
武后:“党锢之祸是朝臣与宦官的斗争,党争却是朝臣之间的斗争。分裂的朝臣如何能抵挡掌握军权的宦官集团!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