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5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朕的眼光果然独到,朕看中的人都是难得的人才!
  是的,不得不承认,李林甫作为奸臣,为相十九年,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  李隆基:……
  【刘晏是唐朝著名的经济改革家,他天资聪颖,才华横溢,是古代有名的神童。《三字经》中便有“唐刘晏,方七岁。举神童,作正字”之语,将他作为青年学子学习的榜样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刘晏七岁时就是公认的神童,八岁的时候,唐玄宗封禅泰山,刘宴献上自己做的《颂》,得到李隆基的赞赏,被任命为秘书省太子正字!”
  “别人的十岁,已经成功上岸了(羡慕)……”
  “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啊!”
  “唐朝也就出了这么一个刘晏啊!”
  张说:“刘宴乃国瑞啊!”
  【安史之乱中,刘宴避祸襄阳,永王李璘任命其为高官,他坚决推辞了。他认为这些皇子们想要从宫廷走出来,立刻就建立齐桓公、晋文公的功劳,是天方夜谭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李白大大学着点啊,不要参与宫廷斗争,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”
  李白震惊:“白到底做了什么?”
  “刘宴看的很清楚,安史之乱,皇帝与太上皇并立,皇子们若是没有自己的小心思还是李唐的皇子吗!”
  “一年后,永王不出所料的谋反了……”
  李白震惊:“我居然做了叛贼的幕僚!”
  “李白满腔的报国热情,从未曾施展过。好不容易有一个永王多次上门邀请,他怎么可能拒绝,毕竟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了。”
  “而且永王是李隆基封到江淮的节度使,李白怎么知道他想要争夺皇位。”
  “李亨赢了,所以他可以将其他兄弟都当作叛逆,李白就是被殃及的池鱼。”
  【刘晏历任吏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度支使、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,继续第五琦未竟的事业,改革盐法,改革漕运和改革常平法,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,做出了自己的贡献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刘晏接过了第五琦未竟的事业,并将其推向高峰!”
  “他既坚持了原先的官营原则,又在官营与私商、盐户的关系方面作了调整。刘晏制定的制度是:民制官收商运商销。切断盐商和盐户的关系,由官府专卖,然后现场转卖给盐商,准其自由出售。”
  “毕竟只有保证盐商能够获利,才会有人愿意按照朝廷的制度售卖官盐。”
  “他还在重要地区设置盐仓,常积盐两万石,除卖给商人外,担负平抑盐价的作用,商人不至,则减价出卖。这些措施改善了民众的食盐供应,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。”
  “市场手段与宏观调控相结合,既调动了私商贩盐的积极性,也让官营盐业的赚利倍增。”
  “在漕运改革中,刘宴也充分利用背靠国家的优势,提高造船价格,避免因官吏贪污挪用公款而造成资金短缺,从而保证官造遭船的质量。在黄河沿岸屯驻军队,完善了督航与护航的设施。”
  “总计每年运粮四十万斛,从扬州出发仅用四十天就到了京城,即便关中遭遇旱涝灾害,物价也不会暴涨。刘宴被代宗赞为:吾之萧何!”
  【代宗末年,盐利收入达六百万贯,“天下之赋,盐利居半”!】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