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【颜杲卿的堂弟颜真卿后来为惨死的侄子写祭文,记录下了这件事情,便是名传千古的天下第二行书《祭侄文稿》!】
  【平原太守颜真卿,长安天子不知名。一朝渔阳动鼙鼓,大江以北无坚城。公家兄弟奋戈起,一十七郡连夏盟……颜真卿也没有辜负兄长的期待,多年后,他也踏上了兄长曾走过的路。】
  【我们对颜真卿的认识都是从书法开始的,他是唐代最著名书法家,行书、楷体的集大成者,颜筋柳骨的代表。但我们不知道的是,他还是唐朝名臣,是道德君子,是忠臣烈士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颜真卿的书法雄伟刚劲、大气磅礴,真是字如其人!”
  “在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,为后世百世之宗!”
  “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,与赵孟頫、柳公权、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【开元二十二年,颜真卿进士及第,历任监察御史等职,他平反冤案,监察百官,深受百姓爱戴。但因为得罪了杨国忠,被贬为平原太守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平原郡也是安禄山的辖区,颜真卿发现安禄山有谋反的迹象,便暗中招募壮丁,储备粮草。安禄山当真以为他只是一个书生,不足为虑,根本没有提防!”
  “安禄山起兵后,河北郡县大多被叛军攻陷,只有平原郡城防严密,守住了城池,还有余力派遣人马向朝廷告急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【安史之乱中,颜真卿率领河北义军对抗叛军,被推举为义军盟主,一度光复河北!颜真卿带着新归附的二十万大军,截断了叛军的交通要道,让叛军后方不得安宁。】
  【安禄山不得不派遣史思明、尹子琪回到河北解决背后的麻烦,在叛军猛烈攻击下,河北各郡县再次陷落,只有平原郡、清河郡、博平郡城防坚固,但内部却人心惶惶。】
  【颜真卿不得不放弃坚守城池,从小路穿越火线到达凤翔,拜见肃宗李亨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在敌军重重包围的沦陷区,颜真卿能在各郡之间调集物资,互相接济,解决了自己的军费问题。”
  “回到朝廷,他也能在一片混乱的朝局中,坚持自己的操守,依法治事,直言上谏。”
  “但肃宗的朝堂也没有多么清明,杀了一个杨国忠,又来了无数个杨国忠,颜真卿因为正直敢言,多次被排挤出朝堂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【代宗年间,颜真卿官至太子太师、鲁郡公。却被当时的宰相元载嫉恨,元载独揽超纲,专权跋扈,结党营私,排除异己,大兴土木,自然不喜欢正直的颜真卿,他将颜真卿贬为峡州别驾,后改任吉州司马。】
  李世民恨恨道:“前车之鉴殷鉴不远,怎么又来一个奸佞!”
  ……
  【颜真卿没有被仕途的坎坷打倒,在抚州任刺史之时,他注重农业生产,热心公益事业,治理淤塞的河道,为了解除水患,他在抚河修建了一个长坝,彻底解决了当地的水旱灾害。百姓为了纪念他,将此坝命名为千金陂,建庙祭祀。】
  【元载死后,颜真卿再次被起复入京,任刑部尚书、吏部尚书。】
  【公元784年,唐德宗李适宠幸奸佞卢杞,将其越级提拔为相,卢杞十分厌恶刚正的颜真卿,对其恨之入骨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卢杞就是那个因为相貌丑陋,被记载史书上的奸相。”
  “他的祖父是开元名相,以俭朴传世,他的父亲坚守节义,被安禄山杀害。可惜好竹出歹笋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