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6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这条古道长达十几公里,宽十七米,道路两旁栽种松树。这条道路的开通使得南北交通大为改观,梅岭古道成为中原地区沟通岭南的交通要道,被后人誉为古代的京广线!”
  “这条路不仅便利了南北交通,也在之后宋朝大量移民南下之时,承担了重要的作用。”
  “张九龄的才学与能力逐渐为人所知,但他的仕途依旧充满了坎坷波折。”
  “再次回到朝堂后,他负责主持选拔人才,因为处事公平为人称道。”
  “开元九年,张九龄入阁拜相,在宰相张说的器重提拔下,升为中书舍人。因为两人同姓,张说还与张九龄结为宗族兄弟。但张九龄并不会盲从张说的决定,他多次劝说张说公事公办,张说都没有放在心上。”
  “不久后,张说因为泰山封禅得罪了满朝文武,被罢免宰相之位,张九龄也被牵连离开京城。”
  “上书弹劾张说的便是宇文融与李林甫,记住这个名字,这是张九龄在李林甫手中第一次吃亏,将来他们还会有更多的交锋,直到分出胜负。”
  “开元十七年,张说再次被李隆基起复,但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,第二年便去世了。在他临死之前,多次向皇帝举荐张九龄。”
  “开元十九年,张九龄被召入京城,担任秘书少监,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。他的能力得到皇帝认可,成为通知岭南的封疆大吏。”
  “开元二十一年,张九龄入阁为相,主理朝政!”
  【知人善任,赏罚分明,这是李隆基能够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!】
  【正是在君臣一体上下同心的努力之下,大唐迎来了“忆昔开元全盛日,小邑犹藏万家室。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”的开元盛世!】
  隐居蜀地的杜甫感慨不已:“忆昔开元全盛日,小邑犹藏万家室。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九州道路无豺虎,远行不劳吉日出。齐纨鲁缟车班班,男耕女桑不相失。官中圣人奏云门,天下朋友皆胶漆。百余年间未灾变,叔孙礼乐萧何律。”
  这残破的天下,何时才能重回太平啊!
  【开元年间,国力空前强盛,社会空前繁荣,人口大幅增长,商业十分发达,交通四通八达,对外贸易活跃,波斯、大食商人纷至沓来,长安、洛阳、广州都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,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商贾和旅人!】
  【开放的大唐以其广阔的胸怀欢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,在大唐的朝堂上,各种肤色的人们济济一堂,为自己身在这样强大的国度而骄傲自豪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国衣冠拜冕!”
  “如果说唐朝是中国历史最辉煌的篇章,那么开元盛世便是其中的最强音!”
  “最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高达1076万平方公里,南至罗伏州(今越南河静)、北括玄阙州(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)、西及安息州(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、东临哥勿州(今吉林通化)。”
  “李隆基在边疆屯田,增强防务,开元五年,收复被契丹占据二十一年的辽西十二州,漠北也重新归顺。后突厥与唐逐渐恢复友好关系,安西四镇如同钉在西域的四颗钉子,阻挡吐蕃势力北上扩张。”
  “唐朝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、室韦都督府、黑水都督府等,首次将东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!”
  “此时,全国人口多达八千万,是唐朝开国的数倍。两京的米价不到二十文,绢一匹二百一十文。从河南商丘到陕西凤翔的一路上到处都是酒店客栈,就连荆襄、北京、太原、四川等地也不乏酒家。”
  “旅行之人什么都不必携带,便能在全国畅行无阻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始皇:“这样的盛世真的存在吗?”
  刘彻:“眼红,想要……”
  李世民:“这样的盛世,这样的盛世才是我大唐啊!”
  李隆基:“哈哈哈,朕真的做到了!天幕说了,朕创造了开元盛世,朕是不世出的明君!”
  张说:陛下,您高兴的太早了……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