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8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就连徐敬业的叔父都不肯跟着他胡闹,不仅派遣人马向洛阳禀报此事,还坚守城池拖延叛军的脚步。”
  李治对于人心最是敏感,他当即断言:“徐敬业本就是因为丢了官职才起兵反叛,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兴复李唐,这场叛乱留在史书上的只会是骂名。”
  李世民幽幽叹息道:“这一年,武则天已经六十一岁了……”
  群臣立刻反应过来,对啊,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,他们还担心什么?
  自古以来,能活过六十岁的有几个人!
  “这场叛乱乏善可陈,唯一可以名传后世的大概只有骆宾王的《讨武氏檄》了:伪临朝、人非温顺,地实寒微、洎乎晚节、秽乱春宫、人神同嫉,天地不容……还说武则天杀了兄长、姐姐、母亲、先帝,总之罪不容诛,恨不得将所有罪名都安在武则天头上。”
  “结果,武则天见到檄文,不仅没有问罪骆宾王,反而称赞他的才华,还说:如此大才流落民间,是宰相的过失啊!”
  “武则天拥有一位政治家的博大胸怀,便是面对讽刺她行吕后之事的刘仁轨,武则天也抱着极大的宽容,将他比作萧何、张良,多次诚恳地邀请他回到朝廷,继续为国效力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【扬州起义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,徐敬业打着一个已死太子的旗号,本就不具备号召力。再者,十万乌合之众如何能抵挡三十万朝廷大军。】
  【最重要的是,得民心者得天下!武则天自参政以来,所颁布的政策都是利民之策,在民间风评极好,天下百姓真心拥护的是武则天!】
  天幕的论断让唐初的群臣炸开了锅,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肯承认,武则天上位是顺应民心……
  【公元686年,武则天还政李旦,但李旦知道这就是一场戏,自然再三推辞。】
  【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伪造祥瑞,在洛水打捞起来的一块白色的石头上写着:圣母临人,永昌帝业!为武则天造势,之后,武则天加尊号“圣母神皇”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武则天还在洛阳建造明堂,号万象神宫,允许百姓入内参观,命令薛怀义铸造巨大的雕像,供奉其中。”
  “武则天被佛教抬举为弥勒佛的化身,是天下名正言顺的主人,自此,佛教的地位抬高到了道教之上。”
  李世民透过表象抓住了事情的本质:“呵,不就是造势吗。”
  李唐皇室自称老子的后人,自然尊崇道教,打压佛教。武则天以佛教压倒道教,就是为了将来更进一步吧!
  【李唐宗室子弟看不到恢复政权的希望,再次酝酿起了新一轮的叛乱。琅邪王李冲于博州起兵反武,越王李贞在豫州响应。但他们起事仓促,没有任何计划,很快便被朝廷大军围剿,不过七天时间,李冲便被杀,很快李贞也兵败自杀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此事给了武则天剪除李氏诸王的借口,很多宗室王爷公主被牵连自杀,李唐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!”
  李世民恨铁不成钢,李唐子弟怎么变成了这副德行!
  李渊恨不得将武家人诛杀殆尽,但用未来之事罪当下之人,是大忌,满朝文武也不会赞同。
  因为,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子孙不会成为下一个武氏……
  【公元690年九月,天下臣民、李唐宗室、四夷首领、佛教、道教纷纷派出代表,请求武则天改国号为周,群臣也上奏,宣称“凤集上阳宫,赤雀见朝堂”……经过一系列的操作,武则天终于踏出了最后一步——】
  【九月九日,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大赦天下,改唐为周,改元天授,短暂而辉煌的武周王朝登上了历史舞台!】
  此言一出,平行时空再次被震撼!
  始皇:“没想到她居然真的做到了!”
  吕雉:“本宫还以为摄政太后便是她的终点,没想到她真的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帝!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