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7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不是说,李弘想要跟武则天夺权,被武则天杀的吗?”
  李治:“朕像是傻子吗,皇后杀了太子朕都能无动于衷?”
  武则天:“母以子贵,子以母贵,弘儿是臣妾在朝堂立足的根本。”
  因为太子是她的儿子,所以朝臣才能容忍她沾手最高权力。
  “李弘与武则天母子关系确实很差,他也是武则天继续掌握权利的阻碍。”
  “李弘听信一些人的劝谏,想要与母亲夺权,为萧淑妃所出的两个儿女求情,被武后厌弃。”
  “他能成为太子是因为他是嫡长子,若是武则天没有成为皇后,哪里有他的太子之位!”
  “李治从没有考虑过立年长的四位皇子,他们在高宗朝存在感很低。”
  “李弘这是用母亲做筏子,向父亲示好啊!”
  武则天:“是何人在本宫的孩子耳边进谗言,离间母子之情。”
  李弘:身边的人都在说母亲后宫干政,是亡国之兆,他也有点信了。
  “现代学者更认同李弘死于肺结核,也就是古代的痨病。”
  “首先,时间更早的《旧唐书》没有记录这件事,《新唐书》对此也语焉不详。”
  “且,武则天早在660年便监国理政,就算太子监国,也无法对武则天的权利产生威胁。”
  “最直接的证据是高宗在追封李弘为皇帝的诏书中明确写道:李弘很早便患上了痨病,监国之时也无法自行处理政务,最后因操劳过度,旧病加剧才会暴毙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李治:“他们找不到媚娘的错处,也只能在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上抹黑了。”
  【太子李弘死后,武则天加快了夺权的步伐,培植更多亲信,稳固自己的权利。】
  【公元683年,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,终年五十六岁,谥号天皇大帝,庙号高宗!他留下遗诏,令太子李显继位为帝,军国大事有不决者都由天后武则天裁决!】
  李治皱眉:“为何是显儿,他上面还有贤儿呢!”
  武则天也不解:“难道是贤儿也出了什么事?”
  【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,原本轮不到他继承皇位,却阴差阳错,越过两位哥哥成为皇帝。】
  【太子李弘病逝后,武则天的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,身为宠冠后宫的皇后之子,李贤一出生便被封王,自幼得到了良好的教育,举止端庄,才思敏捷,在位期间三次监国,深得李治的喜爱和朝野的拥戴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李贤十分有才,他注释的《后汉书》,自成一体,被称为章怀注,能与颜师古对《汉书》的注释并称。”
  “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都是他的伴读。”
  “不过初唐四杰下场都不怎么好,杨炯因为堂弟参与徐敬业谋反案被贬,骆宾王为徐敬业写《讨武曌檄》,兵败被杀。卢照邻身患风疾,因不堪病痛折磨,投水而死;王勃也死于溺水……”
  李治心有余悸:“风疾发作之时,恨不得一死了之……”真没想到朕居然能活到五十多岁。
  杨炯:我不反对武后专权,甚至想要为其大唱赞歌,只要她能任用贤臣,爱民如子,将天下治理好我就支持!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