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6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不过,怎么能让朕一个人社死呢,分明许敬宗才是罪魁祸首啊!
  “李义府则是出身寒门,靠着举荐进入朝堂,最开始的官职便是李治的东宫属官,因为支持废王立武,被拜为宰相,成为武皇后的心腹。”
  “这个人太过巧言令色了,他在一篇文章中批评阿谀谄媚之人,分明是为了逢迎李治,却被认为是耿直坦荡之人。”
  “他出身寒门,即便官居宰相依旧无法进入士族,便上奏重修《氏族制》,凡是五品以上的官职都能进入士族,不论门第!”
  “李义府深得帝后之心,即便他滥用职权,擅杀大臣,将大理寺犯罪之人纳为妾室……依旧得到了皇帝的维护,一时之间宠冠朝廷,为了给父亲修坟,他强行征调七县男丁,还要求满朝文武献祭。”
  “他生性贪婪,结党营私,卖官鬻爵,横行不法,权势滔天,却无人敢言其过。”
  “但这一切,都被李治看在眼里。当李义府的权利威胁到皇权时,李治才终于出言警告,可惜此时的李义府已经放飞自我,不可一世了!”
  “663年,李治以李义府请术士望气,意欲图谋不轨为借口,将李义府流放巂州,之后的大赦天下也没有他,李义府因此忧愤而死!”
  李世民:“合着你什么都知道,就端坐在丹陛之上看着朝臣胡作非为!”
  李治:“他比较好用,还不会跟朕唱反调。”
  李世民:“若是皇帝身边只有一种声音,那就是亡国之兆!”
  “除了许敬宗和李义府,与他们狼狈为奸的还有王德俭、崔义玄、袁公瑜、侯善业等人,他们贬杀忠臣,擅弄权柄,协助武后得到最高权利。”
  武皇后:“本宫也不想用他们,但那些正直的朝臣,都站在本宫的对立面……”
  【显庆末年,李治病重到目不能视,便将更多的权利交给了武后,却也因此让帝后之间产生了矛盾。公元664年,李治命上官仪草拟废后诏书,诏书还没有写完,武后便得到了消息。】
  【武后当着李治的面自诉苦衷,李治有些不好意思,便将一切都推给了上官仪,上官仪因此被杀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情侣吵架,外人最好不要掺和,不然等他们和好,你就是最大的罪人了。”
  “上官仪的官职就是宫廷御用文人,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。”
  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!”
  上官仪:“牝鸡司晨,祸乱之源!便是因此事再死一次,老夫也无悔!”
  “我知道上官仪还是因为史上第一女相——上官婉儿。”
  上官仪瞬间哑火,他要怎么说才能在骂皇后的同时,将自家孙女摘出来?
  上官婉儿侍立在武则天身侧,看着天幕对她的肯定,眼中神采奕奕。
  武则天突然问道:“婉儿可曾怨恨朕?”
  上官婉儿心头一凛,思索片刻才答道:“臣不会怨陛下,以祖父的迂腐刻板,臣若是留在上官家,一定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,更没有机会成为天幕称赞的女相了!”
  上官婉儿说的是不会怨,而不是不怨,一字之差,天差地别。但武则天并不在意,只要婉儿不想失去权利,就只能依附于她!
  【公元665年,唐高宗李治封禅泰山,突厥、于阗、波斯、天竺国、倭国、新罗、百济、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随行。】
  【封禅本是皇帝初献,公卿亚献。但武则天认为,封禅为祭地之仪,由太后配享,彰显后土之德。因此,武则天代替长孙皇后充作亚献。】
  长孙皇后:大可不必!
  【此后,帝后二人双双临朝,称天皇天后,史称:二圣临朝!】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