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7章(2 / 3)
长孙皇后不赞同的看着哥哥,“无节制的权利只会成为致命的毒药!”
你活了一辈子,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!
长孙无忌:新帝可是我的亲外甥,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他的皇位,他怎么会对我动手!
【永徽四年,房遗爱、高阳公主、巴陵公主、薛万彻、柴令武等人谋反,密谋拥立荆州王李元景为帝,事情败露,凡是与此事有所牵连的人都被诛杀,吴王李恪、江夏王李道宗、蜀王李愔等人因为得罪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,也被诬陷牵连,或死或贬。这是初唐最大的一场政治冤案!】
李世民惊呼:“冤案!”
房玄龄头晕目眩,险些栽倒在地,他的儿子怎么会谋反!
那个小子自幼不学无术,不务正业,果然犯下滔天之罪,牵连了全族。
同样不敢置信的还有柴绍,他们家已经算是满门勋贵,他位列国公之位,他的妻子是平阳公主,儿子将来也会尚公主,还有什么不知足的。
难道李元景即位能让你们几个蠢货位极人臣?
评论区
“房遗爱,薛万彻、柴令武都是皇室驸马,他们拥立的李元景是李渊的第六个儿子。”
“这件事因为与一件风流韵事有关,因而流传甚广。”
“唐朝公主的驸马都是开国功臣之后,显然高阳公主就是这一政策的牺牲品。高阳公主被赐婚下嫁房遗爱,而房遗爱只有武力,没有学识,因此不得公主的喜欢。”
“高阳公主寻机与和尚辩机私通,太宗得知此事后,将辩机腰斩,自此高阳公主便恨上了她的父亲。”
“房玄龄死后,长子房遗直继承爵位,高阳公主对此很是不满,为了得到爵位,诬陷房遗直对自己无礼。房遗直则宣称:高阳公主夫妻罪盈恶稳,恐累臣私门,他们罪恶滔天,可能牵连我房氏全族!”
“此案交由长孙无忌审理,很快就被定性为谋反!而后,房遗直为了活命,依着长孙无忌的暗示,诬告李恪参与其中。”
“而此案唯一的证据便是高阳公主与会占卜的和尚、巫医、道士有不正当关系……”
“李治以此为契机,将房遗爱、柴令武等魏王余党一网打尽,还将潜在威胁吴王李恪、李道宗、李元景等人一并清除。”
“李恪是除了李治三人之外,最得李世民看中的皇子,甚至有太宗想要立其为储君的传言,因此与长孙无忌交恶。”
李世民第一个不信,“朕从未考虑过非皇后所出的孩子。”
更何况,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,无论从哪方面看,他都不可能继承大唐的皇位!
“有趣的是,尘埃落定后,谁都没有发现皇帝的手笔,只将此事当做长孙无忌清除异己的手段,给长孙无忌拉满了仇恨值!”
“事实上,这件事在《旧唐书》中并没有记载,因此高阳公主私通和谋反之事可能都只是一场政治诬陷。”
“也因为这件事,让高阳公主一跃成为李世民所有女儿中最出名的一个。”
长孙无忌目瞪口呆,难道这就是天生的帝王之才,小小年纪就能做到如此程度,连他这个老臣都被利用了!
房玄龄则暗暗下定决心,回家后就将次子收拾一顿,不学无术,荒诞不经,丢尽了房氏的脸。
至于尚公主,还是算了吧,房家真的高攀不起!
李世民看着自家儿女的骚操作,也被雷得不轻。
罢了,结亲不是结仇,对于女儿的驸马还是要看她们自己的意愿。
唯一让他欣慰的便是稚奴的手腕,能不动声色地清除敌人,还不脏自己的手,真不知道这个孩子像谁? ↑返回顶部↑
你活了一辈子,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!
长孙无忌:新帝可是我的亲外甥,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他的皇位,他怎么会对我动手!
【永徽四年,房遗爱、高阳公主、巴陵公主、薛万彻、柴令武等人谋反,密谋拥立荆州王李元景为帝,事情败露,凡是与此事有所牵连的人都被诛杀,吴王李恪、江夏王李道宗、蜀王李愔等人因为得罪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,也被诬陷牵连,或死或贬。这是初唐最大的一场政治冤案!】
李世民惊呼:“冤案!”
房玄龄头晕目眩,险些栽倒在地,他的儿子怎么会谋反!
那个小子自幼不学无术,不务正业,果然犯下滔天之罪,牵连了全族。
同样不敢置信的还有柴绍,他们家已经算是满门勋贵,他位列国公之位,他的妻子是平阳公主,儿子将来也会尚公主,还有什么不知足的。
难道李元景即位能让你们几个蠢货位极人臣?
评论区
“房遗爱,薛万彻、柴令武都是皇室驸马,他们拥立的李元景是李渊的第六个儿子。”
“这件事因为与一件风流韵事有关,因而流传甚广。”
“唐朝公主的驸马都是开国功臣之后,显然高阳公主就是这一政策的牺牲品。高阳公主被赐婚下嫁房遗爱,而房遗爱只有武力,没有学识,因此不得公主的喜欢。”
“高阳公主寻机与和尚辩机私通,太宗得知此事后,将辩机腰斩,自此高阳公主便恨上了她的父亲。”
“房玄龄死后,长子房遗直继承爵位,高阳公主对此很是不满,为了得到爵位,诬陷房遗直对自己无礼。房遗直则宣称:高阳公主夫妻罪盈恶稳,恐累臣私门,他们罪恶滔天,可能牵连我房氏全族!”
“此案交由长孙无忌审理,很快就被定性为谋反!而后,房遗直为了活命,依着长孙无忌的暗示,诬告李恪参与其中。”
“而此案唯一的证据便是高阳公主与会占卜的和尚、巫医、道士有不正当关系……”
“李治以此为契机,将房遗爱、柴令武等魏王余党一网打尽,还将潜在威胁吴王李恪、李道宗、李元景等人一并清除。”
“李恪是除了李治三人之外,最得李世民看中的皇子,甚至有太宗想要立其为储君的传言,因此与长孙无忌交恶。”
李世民第一个不信,“朕从未考虑过非皇后所出的孩子。”
更何况,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,无论从哪方面看,他都不可能继承大唐的皇位!
“有趣的是,尘埃落定后,谁都没有发现皇帝的手笔,只将此事当做长孙无忌清除异己的手段,给长孙无忌拉满了仇恨值!”
“事实上,这件事在《旧唐书》中并没有记载,因此高阳公主私通和谋反之事可能都只是一场政治诬陷。”
“也因为这件事,让高阳公主一跃成为李世民所有女儿中最出名的一个。”
长孙无忌目瞪口呆,难道这就是天生的帝王之才,小小年纪就能做到如此程度,连他这个老臣都被利用了!
房玄龄则暗暗下定决心,回家后就将次子收拾一顿,不学无术,荒诞不经,丢尽了房氏的脸。
至于尚公主,还是算了吧,房家真的高攀不起!
李世民看着自家儿女的骚操作,也被雷得不轻。
罢了,结亲不是结仇,对于女儿的驸马还是要看她们自己的意愿。
唯一让他欣慰的便是稚奴的手腕,能不动声色地清除敌人,还不脏自己的手,真不知道这个孩子像谁?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