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李世民无法接受自己一向优秀的儿子有断袖之癖,命人杀了称心。”
  “李承乾完全无法理解父亲的行为,只以为这是父亲对自己的打压。于是,他在东宫为男宠祭奠,竖碑立冢,自此,父子间隔阂更深!”
  ……
  “贞观十五年,李承乾引突厥人入宫,被于志宁上书批判,李世民命李百药、杜正伦等人规劝太子的行为。”
  “太子日渐狂悖,李世民却一味的用自己的办法维护太子的地位,他依旧命李承乾监国,命宰相高士廉兼任太子太师,命朝中三品以上官吏的嫡子出仕东宫,将满朝文武都绑在东宫的马车上。”
  面对慈父与不孝子的戏码,天幕下的观众都在看笑话。
  始皇完全无法理解李世民的做派,明明是那样英明神武的一个人,怎么就被感情困住,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呢。
  若是扶苏做了这样的事,他一定会放弃长子,培养其他儿子。
  刘彻想着,若是他也将满朝文武都绑在据儿的身上,是不是就不会有历史上的巫蛊之祸了。
  惟一的问题是,汉武朝的群臣更新换代太快了,可能等不到太子长大……
  【钻入牛角尖的李承乾完全无法理解父亲的苦心,甚至对屡屡劝谏他的张玄素等人痛下杀手,虽然没有成功,但太子欲杀老师,依旧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!】
  太极殿上群臣交头接耳,对李承乾的观感一落千丈!
  【即便如此,太宗也没有废太子的念头。为了稳固太子的地位,还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,以示自己绝不会废太子之心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批评太子的朝臣又多了一个,还是战斗力最强大的!╮(╯▽╰)╭”
  “直到贞观十七年,魏征去世的时候,太宗依旧认为李承乾是嫡长子,他不会废嫡子立庶子。”
  “在儒家的礼制中,除了继承家业的嫡长子外,即便是同母的弟弟也算是庶子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【太宗没有易储的打算,但李承乾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——想要夺嫡的李泰上下串联,已经严重威胁到太子的地位,李承乾试图暗杀李泰,结果失败了。】
  【于是,李承乾走到了最后一步,他联合汉王李元昌、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、太子太师侯君集等人预谋逼宫造反!】
  太极殿上突然陷入了极致的安静。
  天幕一直在说夫子管教严格,但李承乾如此脆弱的心理是否适合成为大唐的继承人!
  他就连老师的几句批评都接受不了,如何承担天下的重担!
  李世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,他真的不想放弃自己的爱子,但大唐的基业同样重要……
  【贞观十七年三月,就在李承乾为此事积极谋划之时,齐王李祐率先谋反,李绩奉命讨伐,不过十天便平定了齐王的叛乱,李祐被按律斩杀!】
  李世民一惊:“李祐!”
  这是他的第五个儿子,如今被封为楚王。
  李世民怒火攻心,这几个儿子没一个让他省心的,他不忍心怪罪长子李承乾,对李祐这个不自量力的儿子却没有任何好感——
  李世民冷道:“他的外祖阴世师杀害了五弟智云,还发掘了李家的祖坟,最后被阿耶杀了。看来阴氏从未忘记她们家与大唐的深仇大恨啊!”
  人就是这样,对于自己不在意的人,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,李世民也不例外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