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9章(2 / 3)
【之所以能见诸于史书,是因为平阳公主是以军礼下葬的。当时的礼官劝谏道:女人用军礼与礼制不符。李渊却反驳道:鼓吹就是军乐,平阳公主亲临战场,身先士卒,参谋军务,自古从没有这样的女子!李渊力排众议以军礼送葬平阳公主,并为她选了谥号“昭”——明德有功曰昭!】
【平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礼送葬的女子,堪称独一份的荣耀!】
刘彻:“军礼下葬,这可是莫大的荣耀!”
霍去病与卫青死后便是军礼下葬!
始皇:难道朕误会了李渊?
评论区
“什么荣耀,分明是李渊迟来的补偿!”
“就是,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再也没有走上战场,不然不会没有任何记录。”
“李渊对有能力的子女一味的打压,李世民若不是个男子,也没有机会建功立业!”
李渊却觉得冤枉极了,“朕怎么会打压自己的儿女!”
群臣看看秦王,再看看陛下,真的不会吗?
李渊:……
退一万步讲,平阳便是掌握兵权也不会对朕的皇位产生任何威胁,朕为何要打压她!
“李渊真是有两个好儿女啊!”
“应该说窦氏教育的好。”
“窦氏可是在北周灭亡后,恨不能变成男儿身为舅舅报仇的!”
“她虽然没有亲手报仇,却生出了两个能灭亡隋朝的儿女,也算不负所愿了。”
开皇年间。
窦氏将一双儿女抱在怀里,左亲亲右亲亲,怎么都亲不够。
李渊也想参与到他们母子之间,却被窦氏狠狠地瞪了一眼,“你居然敢欺负我的心肝宝贝,天幕结束后再跟你算账!”
李渊:……
“平阳昭公主的死因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谜团,她身为李唐公主,为何短短六年就香消玉殒?”
“有一种猜测是她死在与刘黑闼的战争中。”
“史书虽然没有记载,但从各种蛛丝马迹中能推测出,在长安之战后,平阳公主负责镇守李唐的大本营山西,她的驻地就在今天的娘子关,是出入山西的咽喉之地,因平阳公主的娘子军驻守而得名。”
“明代史学家文学家王世贞曾道:夫人城北走降氐,娘子关前高义旗。今日关头成独笑,可无巾帼赠男儿。说的就是平阳昭公主。”
李渊:“山西是中原与关中地区的屏障,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!”朕分明极其看中平阳!
“据说平阳公主驻扎娘子关后,修筑工事,严密布防,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。武德六年,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率军进攻,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,平阳公主一边向太原求援,一边施展疑兵之计。”
“平阳公主命人趁着夜色将米汤倾倒到关前的沟壑中,假装马尿,又在城墙上增加旗鼓,刘黑闼果然中计,以为援军已到,担心中了唐军的埋伏,不战而退!”
“平阳公主就是在这一年去世,很难不让人怀疑,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。”
“还有一种说法:平阳公主是被李建成暗害的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【平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礼送葬的女子,堪称独一份的荣耀!】
刘彻:“军礼下葬,这可是莫大的荣耀!”
霍去病与卫青死后便是军礼下葬!
始皇:难道朕误会了李渊?
评论区
“什么荣耀,分明是李渊迟来的补偿!”
“就是,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再也没有走上战场,不然不会没有任何记录。”
“李渊对有能力的子女一味的打压,李世民若不是个男子,也没有机会建功立业!”
李渊却觉得冤枉极了,“朕怎么会打压自己的儿女!”
群臣看看秦王,再看看陛下,真的不会吗?
李渊:……
退一万步讲,平阳便是掌握兵权也不会对朕的皇位产生任何威胁,朕为何要打压她!
“李渊真是有两个好儿女啊!”
“应该说窦氏教育的好。”
“窦氏可是在北周灭亡后,恨不能变成男儿身为舅舅报仇的!”
“她虽然没有亲手报仇,却生出了两个能灭亡隋朝的儿女,也算不负所愿了。”
开皇年间。
窦氏将一双儿女抱在怀里,左亲亲右亲亲,怎么都亲不够。
李渊也想参与到他们母子之间,却被窦氏狠狠地瞪了一眼,“你居然敢欺负我的心肝宝贝,天幕结束后再跟你算账!”
李渊:……
“平阳昭公主的死因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谜团,她身为李唐公主,为何短短六年就香消玉殒?”
“有一种猜测是她死在与刘黑闼的战争中。”
“史书虽然没有记载,但从各种蛛丝马迹中能推测出,在长安之战后,平阳公主负责镇守李唐的大本营山西,她的驻地就在今天的娘子关,是出入山西的咽喉之地,因平阳公主的娘子军驻守而得名。”
“明代史学家文学家王世贞曾道:夫人城北走降氐,娘子关前高义旗。今日关头成独笑,可无巾帼赠男儿。说的就是平阳昭公主。”
李渊:“山西是中原与关中地区的屏障,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!”朕分明极其看中平阳!
“据说平阳公主驻扎娘子关后,修筑工事,严密布防,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。武德六年,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率军进攻,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,平阳公主一边向太原求援,一边施展疑兵之计。”
“平阳公主命人趁着夜色将米汤倾倒到关前的沟壑中,假装马尿,又在城墙上增加旗鼓,刘黑闼果然中计,以为援军已到,担心中了唐军的埋伏,不战而退!”
“平阳公主就是在这一年去世,很难不让人怀疑,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。”
“还有一种说法:平阳公主是被李建成暗害的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