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7章(1 / 3)
平行时空的观众察觉关键要素“千古一帝”!
唐朝之后的时空对李世民都很认同,觉得这个千古一帝的称号名副其实。
李治:“先朝身擐甲胄,亲履兵锋,戎衣沾马汗,鞮鍪生虮虱。削平区宇,康济生灵。数年之间,四海宁晏。方始归功上帝,临驭下人。”
杜甫:煌煌太宗业,树立甚宏达。
白居易:圣人有作垂无极!
欧阳修:盛哉,太宗之烈也!其除隋之乱,比迹汤、武;致治之美,庶几成、康。
……
唐朝之前的人就不一样了。
始皇终于放下了朱笔,转而关注天幕,同为千古一帝,汉武帝以武功建立了一个民族的尊严,打出了华夏煌煌之威,他勉强认可这个同行。
不知这个李世民有何可取之处,能与他们并列!
汉武帝双目微眯,好整以暇的看着天幕。
隋文帝杨坚攥紧拳头:“李世民,这就是下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?”
独孤伽罗:“大业十一年,李世民十六岁,他应是开皇十八年生人……”
算算时间,李世民已经出生了,只不是这是谁家的孩子?
开皇年间的李渊与妻子窦氏还不知天幕说的是谁,他们单纯的为次子降生而高兴。
大业年间的李世民正在劝父亲起兵,突然听到天幕提及自己的名字,当即闭口不言,专心听着天幕。
李渊合掌而笑,赞道:“天幕的意思是吾儿将来会成为千古一帝,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!”
李渊更高兴的是,天幕预示他们的起义成功了。儿子是皇帝,他这个父亲当然也不会差!
等兴奋的劲头过去,他才想起来,长子李建成还在晋阳,李世民是他的次子,立嫡以长不以贤,他的皇位为何没有传给长子?
不过,天下尚未平定,李家只有太原方寸之地,想那些事也太长远了……
对于那些没有远大志向,只想偏安一隅的起义军来说,天幕盖章的千古一帝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。这一刻,如何以最好的姿态投奔李世民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而窦建德、王世充、李密等人则将李世民当做毕生大敌,严阵以待!
武德年间的君臣对此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,天下已经平定,他们面临的就是站队问题。
一边是太子和皇帝,一边是秦王李世民,对于很多人来说,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皇帝、太子占据大义名分,名正言顺,当然是选择……秦王李世民啊!
他们可都是跟着秦王打天下的功臣,太子上位还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!
大概只有贞观年间的君臣是存粹的欢喜了。
他们从天幕的字里行间抠出了李世民谥号太宗,且很得后人喜欢的结论。不过,太宗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谥号,但与千古一帝的分量是不同的!
以长孙无忌为首的群臣立刻眉开眼笑,恭维皇帝陛下的话如同不要钱一样,就连魏征都没有在此时给皇帝陛下添堵。
他们身为千古一帝的臣子,定能青史留名,说不定还能如始皇朝与汉武朝的群臣一般得到天幕的重点讲述! ↑返回顶部↑
唐朝之后的时空对李世民都很认同,觉得这个千古一帝的称号名副其实。
李治:“先朝身擐甲胄,亲履兵锋,戎衣沾马汗,鞮鍪生虮虱。削平区宇,康济生灵。数年之间,四海宁晏。方始归功上帝,临驭下人。”
杜甫:煌煌太宗业,树立甚宏达。
白居易:圣人有作垂无极!
欧阳修:盛哉,太宗之烈也!其除隋之乱,比迹汤、武;致治之美,庶几成、康。
……
唐朝之前的人就不一样了。
始皇终于放下了朱笔,转而关注天幕,同为千古一帝,汉武帝以武功建立了一个民族的尊严,打出了华夏煌煌之威,他勉强认可这个同行。
不知这个李世民有何可取之处,能与他们并列!
汉武帝双目微眯,好整以暇的看着天幕。
隋文帝杨坚攥紧拳头:“李世民,这就是下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?”
独孤伽罗:“大业十一年,李世民十六岁,他应是开皇十八年生人……”
算算时间,李世民已经出生了,只不是这是谁家的孩子?
开皇年间的李渊与妻子窦氏还不知天幕说的是谁,他们单纯的为次子降生而高兴。
大业年间的李世民正在劝父亲起兵,突然听到天幕提及自己的名字,当即闭口不言,专心听着天幕。
李渊合掌而笑,赞道:“天幕的意思是吾儿将来会成为千古一帝,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!”
李渊更高兴的是,天幕预示他们的起义成功了。儿子是皇帝,他这个父亲当然也不会差!
等兴奋的劲头过去,他才想起来,长子李建成还在晋阳,李世民是他的次子,立嫡以长不以贤,他的皇位为何没有传给长子?
不过,天下尚未平定,李家只有太原方寸之地,想那些事也太长远了……
对于那些没有远大志向,只想偏安一隅的起义军来说,天幕盖章的千古一帝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。这一刻,如何以最好的姿态投奔李世民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而窦建德、王世充、李密等人则将李世民当做毕生大敌,严阵以待!
武德年间的君臣对此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,天下已经平定,他们面临的就是站队问题。
一边是太子和皇帝,一边是秦王李世民,对于很多人来说,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皇帝、太子占据大义名分,名正言顺,当然是选择……秦王李世民啊!
他们可都是跟着秦王打天下的功臣,太子上位还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!
大概只有贞观年间的君臣是存粹的欢喜了。
他们从天幕的字里行间抠出了李世民谥号太宗,且很得后人喜欢的结论。不过,太宗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谥号,但与千古一帝的分量是不同的!
以长孙无忌为首的群臣立刻眉开眼笑,恭维皇帝陛下的话如同不要钱一样,就连魏征都没有在此时给皇帝陛下添堵。
他们身为千古一帝的臣子,定能青史留名,说不定还能如始皇朝与汉武朝的群臣一般得到天幕的重点讲述!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