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6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刘义庆:你们不要太离谱,这是小说笔记,不是史书!
  “《世说新语》还被称为风流宝鉴和枕中秘宝。\(^o^)/~”
  刘裕:……
  “哪位好心人能介绍一下《世说新语》的内容,怎么还有车车……”
  刘义庆:……你们后人的关注点是不是有点偏!
  “楼上想看的自己去某度,在评论区发出来我怕直播间被封。”
  “其实很多耳熟能详的小故事都是《世说新语》中的,比如:谢道韫咏絮之才,曹操望梅止渴,曹植七步成诗,管宁华歆割席断交,何晏面如傅粉,王戎不取道旁李,王子猷乘兴而去,尽兴而返,王羲之东床快婿……”
  “我所知道的关于三国东晋的小故事,原来都是从这里来的!(ΩДΩ)”
  “如果当时有网络,这些都是头版头条!”
  “刘义庆——我不生产八卦,我只是八卦的搬运机!”
  曹操嘴角抽搐,曹丕面色不渝,曹植目瞪口呆!
  如果他们能见到刘义庆,一定会摇着他的肩膀问问,曹家与你何怨何愁,为何可着我们父子祸害!
  刘义庆委屈:蜀汉东吴也有很多故事,只是天幕没有提及罢了。
  ……
  【再加上北朝的《木兰辞》和《乐府诗集》,让这个动乱时代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颗璀璨的文学明珠。】
  【文学艺术终究是少数上层人的玩乐,对于底层百姓来说,想要活下去,需要更加实用的“技术”!】
  【就在这时,北魏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农学巨著《齐民要术》!】
  拓跋珪:“居然还有大魏的名士,快快记下来,让天下人看看我大魏也是有文风的!”
  元宏:“农学,难道是教人怎么种地?”
  先秦的农学家也震惊了,他们还以为后世都是儒家、法家的天下,没想到农家也能有一席之地!
  萧何立刻行动:“将天幕之言一字一句记录下来!”
  扶苏双目放光:“这才是经世致用之学!”
  始皇也停下了手中的朱笔,分了一份心神到天幕之上。
  刘彻跟身边的霍去病嘀咕道:“种地还用人教?”
  卫青插了一嘴,“陛下,我大汉也有农学家赵过,是天幕特意提过的。”您又忘记了吗!
  刘彻身为皇帝,不必事事亲力亲为,早已将这件事忘记了:“啊!朕想起来了,丞相,找到赵过其人了吗?”
  公孙弘:“陛下,朝廷早已发布公告,征召擅长农学之人入京,从全国各地奔赴长安者数不胜数,只是没有赵过……”
  刘彻心情好的时候特别大度,当即摆手道:“无妨,待天幕结束后,将他们宣上来,北魏能有的大汉也要有!”
  面对想一出是一出的陛下,公孙弘也只能尽力满足他的要求了,“喏,陛下!”
  不只是北魏之前的时空,便是唐宋之后,也有很多人不知《齐民要术》。他们科举为官,代天巡牧,面对治下民生,只需要做些官样文章——好吧,因为科举不考农书!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