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9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刘彻很不理解:“皇帝节俭朴素肉都不吃,臣子却富可敌国!”
  “这不是弟弟,这得是亲爹吧w(°Д°)w”
  “还有萧衍的次子萧综也是一朵奇葩(此处贬义),他的母亲吴淑媛是萧宝卷的妃子,进入萧衍后宫不到七个月就生下了萧综,萧衍依旧将他当做自己的儿子看待,一应待遇与太子也不遑多让。”
  “后来吴淑媛失宠,因爱生恨,将这件事告诉了萧综,萧综第一反应居然是要为生父报仇雪恨。_(:3」∠)_”
  “萧综为了验证自己的血脉,暗中刨了萧宝卷的坟墓,滴血验亲,血液果然渗透进了尸骨。但他还是不放心,又杀了自己的一个儿子,埋到坟里几年后,挖出来滴血验亲,终于确认了自己的身世。”
  “居然还挺有科研精神,知道控制变量。(⊙o⊙)…”
  “萧宝卷:你可真是个大孝子w(°Д°)w”
  “萧综秘密联系投降北魏的叔父萧宝夤,在两军交战时临战反水,投降了北魏。为了能顺利逃到北魏,他在屋子里铺上沙子,光着脚在沙子上行走,脚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,他相信这样便能日行三百里!”
  “萧衍知道后,盛怒之下将吴淑媛废为庶人直接毒死,除了萧综的籍贯。结果不到十天,他就后悔了,将萧综的籍贯恢复如初,盼着那个怨种儿子能回心转意。”
  萧道成不理解,但他大为震撼!
  你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儿子,何至于将杀父仇人的儿子当亲生的养!
  “萧衍自以为自己宽和大度,实则遗毒无穷。”
  “他的政治智慧远不及刘裕等人!”
  “政治上的腐败必然导致军事上的无能。”
  “若不是北魏正在走下坡路,甚至一分为二,南梁早就被北魏打败了。”
  “即便是一分为二的东、西魏,南梁也打不过……”
  萧衍面上青一片红一片,如同打翻了的调色盘,一向淡定的皇帝菩萨,终于失控了!
  【萧衍的太子萧统为人宽和仁德,注重民生,生性俭朴,很受朝野爱戴。但在“蜡鹅厌祷”一事后,父子之间产生嫌隙。公元531年,萧统因病去世,终年三十一岁。萧衍吸取前朝萧昭业的教训,立三子萧纲为太子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萧统为了给母亲找个风水好点的墓地,花三百万买了一块地,结果等到他母亲下葬后,有人说这块地对长子不利,需要有东西镇一镇,萧统就将蜡鹅和一些祈祷用的东西埋到了墓地旁边。”
  “这件事被萧统身边的小人暗中告发给皇帝,萧衍以为这是儿子用来祈祷鬼神的巫术,太子行巫蛊的对象自然只能是皇帝!他年老后极为迷信,对这样的事很是在意。虽然他没有惩罚太子,父子之间却有了嫌隙。”
  “问题的关键是萧统解释不清,他无法自证清白。”
  “萧统留给后人的大概就只有《昭明文选》了吧。”
  “楼上是在可惜吗!《昭明文选》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,这是第一次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划定了界限,对文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。”
  “这本书在后来与儒家经典并列,都是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。”
  唐宋之后的考生含泪点头,天幕说的没错,《昭明文选》是他们必背书目,只是他们却从不曾了解过萧统这位昭明太子的人生……
  “萧衍本人也很有才学,他主持编撰了六百卷《通史》,说此书若成,众史可废。可惜,这套书在宋朝就失传了……”
  唐太宗李世民见缝插针教导太子:“梁武帝父子、陈后主、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,可是他们文章写得再好,世人也只记得他们是亡国之君!为人主君只需要关心自己的德政,不必太过在意文章的优劣!”
  萧衍、陈叔宝、杨广、李煜:扎心了,老铁!
  第242章 南北对峙2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