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5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他看明白了,开国是建立一个朝代最简单的事!
  【萧道成借鉴了南朝宋灭亡的教训,施政宽和,提倡节俭,他以身作则,将皇宫中的金铜器具都换成铁质。继续推行刘宋的检籍法,整顿户籍,与北魏交好,维护边境安定。】
  萧道成:“使我治天下十年,当使黄金与土同价!”
  【萧道成继位之时已经五十三岁,在位仅四年便因病逝世。太子萧赜继承父亲的遗志,厉行节俭,不喜宴游,与北朝交好,减少军事开支。他在位的十一年,社会较为安定,百姓能够安居乐业。】
  萧道成:……
  好吧,太子做的还不错。
  【当时南朝的富人为了免除赋税,纷纷向官吏行贿,在官府的籍贯上伪造父祖爵位,伪装成不需要服役的士族。这种事情,在宋朝时便比比皆是。仅在公元467年到476年,伪造户籍的就有七万多户,就连军功都有三分之二是假冒的。】
  【免役免税的户口多了,平摊到贫苦百姓身上,需要交的赋税也就更多了。】
  萧道成:南迁的北人,遭受战乱波及的南人到处都是,他们的户籍无法查找,伪造者居多。
  【为了提高赋税收入,减轻百姓负担,萧道成即位之初便下令扩大检籍之法,设立校籍官,萧赜上位后,继续推行这项政策。】
  【但清理户籍的过程中弊病百出,无数贫苦百姓被诬陷,户籍被剔除出去成为黑户,还要被罚充军。这种惩罚也侵犯了那些地主的利益,一些人便以此为借口,煽动暴乱。公元485年,唐寓之利用却籍之人的不满情绪举兵暴动,参与其中的都是想要躲避清查户口的富户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因清查户口带来的暴动。(⊙o⊙)…”
  “若是没有充军的惩罚,他们可能也就忍了。”
  【唐寓之的部下都是乌合之众,很快就被朝廷平定,但富户反对检籍的斗争没有停止,萧赜被迫停止检籍政策,被发配的人纷纷回到故乡。相当于朝廷承认他们之前伪造的户籍是合法的,无数人得以合法逃避赋役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一夜回到解放前。”
  “这么多人合法避税,所有的赋税都会平摊到贫苦百姓头上。”
  【公元493年,萧赜的太子去世,他越过富有政治经验的次子萧子良,立皇长孙萧昭业为嗣,同年,萧赜去世,萧昭业继位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这是一个能与刘子业比肩的皇帝。”
  “萧赜用十一年开创的盛世,他的孙子用一年败光。”
  “越过儿子立孙子的哪个有好下场。”
  朱元璋:……
  萧赜:“朕的长孙眉目如画,容止美雅,写的一手好隶书,怎能与刘子业相提并论。”
  再者,萧昭业自小由萧子良抚养长大,他继位后,萧子良定会尽心辅助,怎会生乱!
  太子萧长懋有些不安:“小儿自幼长于深宫,不知祖宗创业之艰难,不谙军国大事,如何能担当重任。”
  萧赜:“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,立子以贵不以长,扰乱了皇位继承顺序才会生乱!”
  就在这一年,北方的拓跋宏正忙于迁都洛阳……
  【萧赜死后,萧昭业立刻在皇宫宴乐歌舞,没有一点悲伤之态。一年时间,他便将国库中八亿万之巨的财富挥霍大半,整日里走鸡斗狗,不亦乐乎。】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