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8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刘裕松了口气,北征虽然失败了,但元气还在,还有第二次机会。
  他赞赏的看向檀道济:“卿兵法超群,是大宋的中流砥柱啊。”
  檀道济谨慎的接受了主君的称赞,他还不知自己将来是什么样的下场,只希望不要太过不堪……
  【檀道济历经三朝,军功卓著,却深受刘义隆忌惮。刘义隆身体不好,经常生病,由他的弟弟刘义康辅政,刘义康掌权日久,野心膨胀,担心刘义隆死后,他无法驾驭檀道济,便撺掇刘义隆除掉檀道济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檀道济出身寒门,自幼父母双亡,跟着哥哥一起加入北府军,又一起投靠刘裕。”
  刘裕也想起了那年的事,桓玄倒行逆施,他与一干北府军同袍在京口起兵,其中就有檀道济兄弟。
  后来檀道济参与讨伐桓楚,平定郭寄生、司马休之乱,身先士卒,足智多谋,成为他身边最得力的左膀右臂……
  “在刘裕建国的过程中,檀道济功勋卓著,他精通兵法,却不擅长权谋之术。虽尽力明哲保身,却依旧不免被君王猜忌。”
  檀道济:……
  【公元436年,刘义隆再次病危,他下诏召檀道济回朝,檀道济一回到京城就被罗列罪名下狱处死,他的11个儿子和亲信部将都被杀了,只有一个小孙子幸免于难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为上计。”
  “金玉檀公策,借以擒劫贼……”
  “檀道济临行前还坦荡的对妻子说:我抵御外辱,镇守边疆,对得起国家,国家怎么会辜负我?”
  刘义隆瞳孔微缩。
  “但是他忘了国家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啊,檀将军真是太可惜了……”
  “檀道济被捕时,震怒不已,他将头巾拉下狠狠地摔在地上,骂道:你们是在自毁万里长城!”
  “这句话堪比岳将军的天日昭昭!”
  刘义隆喃喃道:“自毁长城!”
  刘义隆皱眉沉思,檀道济养寇自重,不肯用心对抗北魏,凭什么说是朕诬陷他!
  “听说檀道济被杀,北魏将领弹冠相庆:檀道济一死,南朝就没有让他们畏惧的人了。”
  “刘义康也没有嚣张多久,很快就步了檀道济的后尘。”
  “刘义康代理朝政时间长了就以为自己是皇帝了,专擅朝政,权倾天下,甚至想要兄终弟及,威胁到刘义隆的地位。檀道济死后不到四年,刘义康也被刘义隆废杀。”
  檀道济现在只有一个想法:天幕说的对,某确实不懂权谋,帝王之心何其可怕,某怎么会傻傻的相信一个帝王呢!
  刘义隆嘴角抽搐,他一直以为图谋不轨的大将军忠心耿耿,他最信任的弟弟反倒背叛了他……
  【刘义隆杀檀道济堪称自毁长城,刘宋并没有能够代替檀道济的大将,以至于二十年后,面对北魏大军压境,饮马长江,刘义隆也只能感慨若是檀道济还在怎会陷入如此境地。】
  刘义隆叹了口气,当务之急还是要取得檀将军的原谅,不然近在眼前的北伐就要失败了!
  【拓跋焘并不是头铁的武力致胜者,凡是有利于北魏的方法,他都愿意尝试。他曾通过遣使、朝贡、联姻等手段缓和与周边邻国的关系,但国土终究还是要一刀一枪的打下来的——】
  【从公元431年到439年间,拓跋焘四处征战,灭胡夏、北燕、北凉,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,北方除柔然、吐谷浑以外的胡人部落都投靠到北魏治下。】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