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卫瓘做大将军时,能保卫边关安宁,在朝为官也能直言上谏,他建议废除九品中正制,但司马炎没有听。”
  “卫瓘是卫氏书法的奠基者,他的后人卫夫人继承了他的书法,卫夫人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,是不是都串起来了。o(≧▽≦)o”
  “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卫玠就是卫瓘的孙子,据传他是因为长得太美,被人围观至死的。”
  “看杀卫玠!”
  ……
  【对于贾南风来说,杨骏、司马亮、卫瓘无论谁掌权,都是在分她的权柄,司马玮也不例外。在杀了司马亮的第二天,贾南风以司马玮伪造诏书,陷害司马亮、卫瓘的名义,达成四杀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quadra kill!”
  “楼上怎么能发语音。”
  “司马玮可是她的同谋啊,还没过河就把桥拆了,以后谁还敢跟她合作。”
  “司马玮乐善好施,在民间风评还不错,可惜司马氏的人一沾上权利就变得不像正常人了。”
  司马炎瞪大了眼睛:“玮儿也被贾氏杀了!”
  他立刻下令,“来人,将贾氏带来,朕要为大晋除此祸害!”
  【这便是八王之乱的第一个阶段,在贾南风的一手策划下,完成了对中央权力的洗牌!】
  【自此,贾南风终于能够独掌大权,她拉拢名流,把持朝政,勾结党羽,培植亲信,贾氏族人人人位高权重。她还征召当时名士张华为司空,世族裴頠为尚书仆射,裴楷为中书令,王戎为司徒。诏书自中宫发出,司马衷成为傀儡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贾南风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,她提拔的朝臣都是中正体国的贤士名士。”
  “张华出身贫寒,是当时少有的寒门子弟,他政绩斐然却颇受排挤,终武帝一朝都没有的得到重用。在贾南风的提拔下,张华得以执掌国政。”
  “他尽忠国事,辅佐朝政,弥补缺漏,在皇帝昏弱贾后残暴的境况下,维持了天下的安定,这都是张华的功劳。张华担心贾后亲族势力强盛,最终酿成灾祸,便创作了《女史箴》来讽劝,贾南风虽不喜欢这些,却依旧敬重张华的为人。”
  “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《博物志》就是张华编纂的。”
  “裴頠出身河东裴氏,为人颇有雅量,见识高远,通古博今。他重视现实,对何晏等人推崇的玄学清谈十分鄙夷。”
  “裴楷出身河东裴氏,年少时就称名于世。”
  “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,治理荆州时,他拉拢士人,治理一方,颇有成效。”
  “在那个比烂的年代,张华等人已经是出类拔萃了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【自公元291年到公元299年,贾南风掌权期间,天下还算平稳。但随着太子逐渐长大,贾南风深感危机。她没有儿子,与太子一向不和,将来太子即位,定会清算贾家。】
  【当时的太子司马遹自幼聪慧,有司马懿之风,深受司马炎的喜爱。但长大后却不修德业,不喜读书,奢侈残暴,凌虐宫人。对朝臣的劝谏充耳不闻,一心攀附贾氏稳固太子之位,却被贾南风弃如敝履。】
  第210章 八王之乱
  【贾南风根本看不上司马遹,她更希望将储君掌握在自己手中。于是,贾南风派人灌醉司马遹,诱骗他写下谋反的手书。贾南风便以此为凭,废太子之位!】
  评论区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