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6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一句“乐不思蜀”将蜀汉君臣的努力都变成了一场笑话!
  【为何千百年后的我们依旧怀念曾经的蜀汉,因为蜀汉有一群理想主义者,他们不同于同时期的曹魏、东吴,你也很难再历史上再找到这样一个割据政权。文官不贪财,武将不惜死,君臣不相疑。蜀汉上下一心,昂扬向上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斗!】
  【刘备起于微末,即便没有刘这个姓氏,他也有逆天改命永不认输的进取精神。后世称颂的忠义是关羽的代名词,猛将是张飞,贤相是诸葛亮,仁义之君是刘备。他们为这些名词附上了一层光环,让后人知道,士人所追求的道德楷模并不是一个传说,有人能够做到!】
  【如果没有蜀汉,汉末争霸与五代十国,南北朝乱世……并没有什么区别。】
  【同时期的曹魏是阴谋杀伐剧:曹丕代汉,公孙渊叛乱,高平陵之变,司马懿诛杀十三世家,王陵之变,淮南三叛,司马昭弑君……魏国的史书上随处可见的“屠城”与“夷三族”更是让曹魏的政治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血色。】
  【东吴则是一出宫廷夺嫡剧,储位频繁更易,随之而来的朝堂大清洗波及了东吴朝堂上下,上到丞相三公,下到普通士兵,因此而死者不计其数……若不是东吴地方太小,孙权、孙皓说不定能创造出第二个巫蛊之祸!】
  【而蜀汉却完全不同,在刘备诸葛亮的努力下,蜀汉政权交接平稳,从未出现大规模的政治清算。】
  【就连蜀汉的政治斗争都与魏国、吴国不同,蜀汉的大将军争权夺利,不是为了在朝中作威作福,而是为了集中全部力量北伐中原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蜀汉灭亡不是姜维的错,姜维是最后一个试图挽救蜀汉的人。”
  “姜维早已探查到魏军动静,却被黄皓这个小人谗言所误,致使三路大军长驱直入。”
  “诸葛瞻不听黄崇的计策,错失战机,绵竹失守。”
  “成都虽然有危险,但前线并没有崩溃,姜维还有实力挡住钟会的大军,刘禅却宁可听从谯周的建议,也不肯听北地王刘堪的话,不战而降。”
  “这些都不是姜维的错……”
  诸葛亮感慨道:“伯约,忠义之士也!”
  刘备也掩袖泣道:“姜维未曾辜负大汉,是大汉辜负了忠臣良将!”
  【季汉为四百年大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惊叹号,也是汉朝这个华丽篇章最有力的结尾!】
  【我们怀念季汉,怀念的是那些理想主义者在历史上的光辉,是再也回不去的强汉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……”
  “犯我强汉者,虽远必诛!”
  “寇可往,我亦可往!”
  “文景之治,汉武盛世,昭宣中兴,光武中兴,明章之治,永元之隆,女君天下!”
  “国皆以弱灭,独汉以强亡!”
  “长平桓桓,上将之元!”
  “封狼居胥,列郡祁连!”
  “凿空西域,千里封侯!”
  ……
  两汉的皇帝们与有荣焉,这份强大有他们的一份功劳。
  始皇则像是吃了一颗柠檬,浑身上下氤氲着酸涩的气息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