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9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不用百年之后,曹丕很快便从天幕上看到了另一个位面老父亲的训斥……
  【公元252年十月,吴大帝孙权病亡,东吴政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动荡。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,刚刚接过父亲权利的司马师准备发兵伐吴!】
  曹操瞪大眼睛:“孙权小儿居然活了这么久!”曹魏的掌权者都换了好几轮了,现在上位的是他的曾孙!
  刘备震惊:“孙权居然熬死了司马懿!”蜀汉也经历了数次权利交接,尚书令换了好几个。
  孙权露出微笑:安心了,孤还挺长寿的。
  孙策皱眉:“可是弟弟为何没有趁着曹魏的动荡起兵北伐呢?”
  周瑜:“怕是东吴内部也不安稳吧。”
  少年孙权狠狠地皱了皱眉,若是连曹操的曾孙都打不过,那可就太丢脸了!
  【此时的吴国又是何种境况,为什么司马师敢将吴国当作自己的经验包来刷?】
  【早在公元200年,孙权接替兄长职位,掌握东吴大权开始。孙权时而与刘备结盟,时而又交好曹操,左右逢源,见缝插针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如果他像周瑜一样是个主战派,可以。如果他像鲁肃一样坚持大局,与刘备结盟,也可以。但他反复无常,见小利而忘大义,远不如刘备曹操有谋略。”
  “群雄逐鹿本就不能讲仁义道德,刘备倒是有仁德,可是有什么用,还不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!”
  孙权默默点了个赞:“说得好!”
  “统治者的信义就像是一个国家的信用度,一旦透支就再也找不回来了。”
  “孙刘后来虽然再次结盟,却再也没有了过去那种同心对抗曹操的意识。诸葛亮北伐之前,特意联络孙权,孙权却一心只想坐山观虎斗。”
  “在南方定都的政权都会被长江天险断了争霸天下之路,因为中原王朝无法轻易突破天险,南方的政权就会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忙于内斗。”
  孙策:“内斗!”
  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,东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”
  “历史上除了一个朱元璋,就没有北伐成功的王朝。”
  孙权,刘裕,萧道成,陈霸先,赵匡胤:……
  朱元璋满不在意道:“哈哈哈,北伐有什么难的,咱一年时间就打到了长城外!”
  朱标虽不知凡尔赛,却也觉得父亲的话语太拉仇恨了。
  孙权: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,难道东吴亡在后世子孙不思进取,安于一隅!”
  他将自家长子叫到身边,长子孙登不满十岁,却已经懂事明理。
  孙权对长子还是很看好的,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,作何解?”
  孙登:“东吴虽有长江天险,但却需时刻不忘外敌,北伐中原,统一天下才是我东吴的目标。”
  孙权欣慰的点点头,看来不是长子的问题——那就是长子的子孙不成器!
  【夷陵之战后,孙权在武昌称帝,建国号“吴”,史称孙吴,后迁都建业(今南京)。】
  【称帝后的孙权立长子孙登为皇太子,又为他迎娶了周瑜之女为太子妃,以诸葛恪、张休、顾潭、陈表为左辅右弼。东宫贤士云集人才济济,而太子孙登也能礼贤下士,与东宫属臣乘则同车,卧则同寝,谨慎持重,广纳谏言,是个合格的储君。】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