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曹丕无奈道:“士族势力太大了,父亲能够压制士族,但儿臣资历尚浅,权威不足……”
  已成为皇帝的曹丕目光锐利的看向司马懿,司马懿瞪大眼睛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。
  曹丕声音低沉道:“仲达有何想说的?”
  司马懿立刻跪下请罪,他如今的权势都来源于曹丕,没有任何力量与曹丕相对抗,况且天幕语焉不详,他还有机会……吧?
  曹丕则暗暗推测未来的发展,他死后司马懿成为辅政大臣,但还有陈群、曹真等人,难道都压制不住司马懿?
  不!
  曹叡已经及冠,他不会被辅政大臣裹挟的,但他也英年早逝,他的孩子定然年纪更小……司马懿手中的权势便是这样一步步收拢的吧。
  曹丕想不明白的是,司马懿比他还大八岁,他难道还能活的过曹叡!
  ……
  明帝曹叡看着身居太尉的司马懿,如坐针毡!
  太尉掌天下兵权,司马懿更是通过数次讨伐东吴、蜀汉,建立了自己的威望。是他的信任养大了司马家的野心,也不知自己还有多少寿命,还有没有机会解决司马家……
  但他知道,不论会有怎样的结局,这都是最后的机会了。
  第182章 三分天下
  【九品中正制一直延续了四百年之久,是古代三大选官制度之一。此制剥夺了地方官吏自幕僚属的惯例,将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中央。但也导致了魏国实权逐渐被士族垄断,包括后来的魏晋南北朝,门阀大族架空皇帝,掌控朝政成为常态。】
  汉武帝眼前一亮,地方官的幕僚也能收归中央,这是被他忽略的地方!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曹丕的“九品中正制”就是向世家妥协的产物,从此官吏上升渠道被世家大族垄断,断了无数寒门庶族上升之路。”
  “曹丕重视儒学,他的唯才是举与曹操是不一样的,这里的才单指儒家经义。”
  “通经之士大多不识庶务,只知空谈,有真才实学的人又怎么会与他们同朝而立。”
  后世儒家学子面色涨红,在心中怒骂天幕。
  有识之士却冷眼看着朝堂上的群魔乱舞,对天幕之言很是赞同。
  “怪不得曹魏后来有名的大臣就一个司马懿,当曹操选拔的人才一个个去世,司马氏想要发动政变时,根本无人能够阻拦。”
  曹魏阵营的混乱便是孙刘阵营的乐事,司马氏篡魏这件事必会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。
  不过他们也高兴不了多久,很快他们也会成为局中人,成为其他时空的笑料……
  “九品中正制造就了魏晋门阀政治,直到隋唐九品中正制被废除,门阀制度也逐渐没落。才有了‘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’的场景!”
  这话狠狠地戳了王谢等大家族的肺管子,让他们的掌权人无不拧紧眉头。
  都说流水的王朝,铁打的世家,作为整体的世家能长久存在,却不代表他们自己的家族也能一直繁荣下去。
  曹操:“世家已经被孤打压下去,你却用九品中正制再次将权力送给了他们,那就是一群趴在国家百姓身上吸血的恶鬼,一旦放松警惕,必会引发大乱!”
  曹丕无言以对,他没有父亲的威望,压不住世家大族,只能采用绥靖政策:“……儿臣定然还有后续手段,只是不曾想儿子天不假年,只有七年时间啊!”
  曹操:……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