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(3 / 3)
【曹操的正室夫人丁氏没有子嗣,他的长子曹昂生母早逝,自幼在丁夫人膝下长大,二十岁举孝廉,为人仁爱英武,被曹操当做继承人培养。在宛城之战中,曹昂将生的机会留给了父亲曹操,自己却不幸战死。】
曹操想起早逝的长子,和离的夫人,也忍不住红了眼眶:将来到地下见到子脩,他跟我要母亲,我该怎么回他啊……
【曹操的次子曹丕天资聪颖,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广学博览,才学出众,六岁能射箭,八岁能骑马,十岁便跟着曹操南征北战,堪称文武双全。】
【宛城之战中,年仅十岁的曹丕死里逃生,回到父亲身边。但此时的他依旧不在曹操的考虑范围内。曹操想越过年长的儿子,立神童曹冲为继承人,可惜曹冲天不假年,十三岁便夭折了。】
【曹冲死后,曹操又将满腔宠信都给了曹植,曹植才华横溢,思维敏捷,出口成章,挥笔成文。他为人坦率自然,简朴素雅,不喜欢金玉装饰,因此深受曹操的喜爱,曹操多次表示想立他为继承人。】
曹丕有些委屈,自长兄去世后,他便是父亲最年长的儿子,后来主母丁夫人归家,母亲卞夫人成为正室,他便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,可父亲却从未考虑过他。
父亲到底有没有想过,身为嫡长子却无法成为继承人,他将来会有怎样的下场……
曹植内心的喜悦都快要溢出来了,他想与人分享这份欢乐,身边却只有满面愁容的兄长曹丕。
这时,他才突然想起,天幕曾说,曹丕继承了父亲的基业,难道他也如长兄一样早逝了吗?
始皇有些羡慕,曹操是怎么培养儿子的,他也有二十多个儿子,挫子里拔高个也就一个扶苏能看的过眼。
刘邦:“曹植生行简朴,聪明练达,也难怪能的曹操喜欢。”
吕雉冷哼一声:“废长立幼,祸乱之始!”
刘彻将小萝卜头刘据抱在怀里:“朕的基业只会交给朕的嫡长子,据儿就是最好的太子!”
刘据只能被动接受老父亲的心血来潮。
【建安十一年,15岁的曹植随父出征,此后数年随军历程,扩展了他的视野,丰富了他的阅历,流传后世的名篇《白马篇》便是写于征途中。】
评论区
“曹植的诗文写的真好!”
“曹丕的文章就比较柔媚了,他很多诗都是以深闺怨妇的口吻写的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曹操想起早逝的长子,和离的夫人,也忍不住红了眼眶:将来到地下见到子脩,他跟我要母亲,我该怎么回他啊……
【曹操的次子曹丕天资聪颖,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广学博览,才学出众,六岁能射箭,八岁能骑马,十岁便跟着曹操南征北战,堪称文武双全。】
【宛城之战中,年仅十岁的曹丕死里逃生,回到父亲身边。但此时的他依旧不在曹操的考虑范围内。曹操想越过年长的儿子,立神童曹冲为继承人,可惜曹冲天不假年,十三岁便夭折了。】
【曹冲死后,曹操又将满腔宠信都给了曹植,曹植才华横溢,思维敏捷,出口成章,挥笔成文。他为人坦率自然,简朴素雅,不喜欢金玉装饰,因此深受曹操的喜爱,曹操多次表示想立他为继承人。】
曹丕有些委屈,自长兄去世后,他便是父亲最年长的儿子,后来主母丁夫人归家,母亲卞夫人成为正室,他便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,可父亲却从未考虑过他。
父亲到底有没有想过,身为嫡长子却无法成为继承人,他将来会有怎样的下场……
曹植内心的喜悦都快要溢出来了,他想与人分享这份欢乐,身边却只有满面愁容的兄长曹丕。
这时,他才突然想起,天幕曾说,曹丕继承了父亲的基业,难道他也如长兄一样早逝了吗?
始皇有些羡慕,曹操是怎么培养儿子的,他也有二十多个儿子,挫子里拔高个也就一个扶苏能看的过眼。
刘邦:“曹植生行简朴,聪明练达,也难怪能的曹操喜欢。”
吕雉冷哼一声:“废长立幼,祸乱之始!”
刘彻将小萝卜头刘据抱在怀里:“朕的基业只会交给朕的嫡长子,据儿就是最好的太子!”
刘据只能被动接受老父亲的心血来潮。
【建安十一年,15岁的曹植随父出征,此后数年随军历程,扩展了他的视野,丰富了他的阅历,流传后世的名篇《白马篇》便是写于征途中。】
评论区
“曹植的诗文写的真好!”
“曹丕的文章就比较柔媚了,他很多诗都是以深闺怨妇的口吻写的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