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陈琳突然想起自己曾经的檄文,神色惊异,不会是从我这里传出来的吧!
  “楼上的,你们也说是据传了。”
  “摸金校尉的说法是陈琳为袁绍写的檄文中第一次出现的,《三国志》和其他正史都没有采用这样的说法,直到《三国演义》才加上了这样的说辞。”
  罗贯中:某写的是小说!小说!!!
  “以曹操的节俭朴素,再加上他打压豪强扶持小农,实行军屯的种种举措便能看出,他不可能缺军费。”
  “安阳的曹操墓已经被发现了,里面有很多石圭、石壁、铠甲、石画、陶器等物,这些都能证明他的身份。”
  曹操瞪大了眼睛:孤的陵寝!你们这些后人是不是对先人的陵墓太不尊重了!!!
  “高陵所在一直都是历史上的谜团,无数盗墓贼想要寻找高陵都没有找到,直到前几年,一个村民在菜地里浇水的时候,发现地面有一个一米大的洞,后来考古学家才确定了这就是曹操的高陵。”
  曹操终于放下了一半的心——原来不是特意挖掘的。
  也不知孤的陵寝还完好吗?
  曹操再次叮嘱儿子:“子桓,孤百年后定要薄葬,多在陪葬中加一些壁画、书籍、简牍,将孤这一生的经历都记录下来。”
  曹丕:“臣谨遵命!”
  “曹操墓中几乎没有贵重的金玉之器,也没有金玉缕衣。他的陪葬品都是日常所用之物,当时非常流行彩陶陪葬,他的墓中也只有没有颜色的素陶。”
  “曹操墓有力地证明了曹操确实是薄葬,他是一个十分节俭,体恤民生的统治者。打破了曹操在各种文学戏曲中的形象,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曹操!”
  曹操不知该高兴还是难过,只能自嘲道:“若不是孤的陵寝,孤便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了。”
  刘彻:“不曾想,陵寝还有这样的作用。”
  朕也要将未央宫的藏书都带下去一份,还有《史记》,也得带上……
  始皇:先秦的典籍多准备几份,都放在主墓之外,希望后人看到那些典籍后,不要再来打扰朕的安宁……
  “对曹操的污名化始于东汉末年,完全污名化则在南宋,再加上《三国演义》巨大的影响力,曹操就变成了一个残忍、奸诈、冷酷无情的奸贼。”
  “其实,曹操不见得比刘备孙权更加奸诈,只不过曹操敢作敢当,豪迈磊落,放荡不羁,不拘小节,才会传出这么多谣言。”
  “后世的戏曲中关于曹操的戏份都是骂他的,什么《逼宫》、《战宛城》,凡是他做的好事都没有被编成戏。”
  “一方面,当时的文人们推崇程朱理学后,便将曹操树立为反面教材。另一方面,百姓们生活困苦,他们需要一份发泄的渠道,还有什么比奸臣最终被打倒更解气的呢!”
  “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痛骂曹操:“曹操自是贼……孙权又是两间底人,只有先主名分正。”
  曹操:“程朱理学是吗,孤倒要看看,后世的儒学变成了什么鬼样……”
  刘备也很是羞恼:吾如何行事何需后人言说,吾想做的是先祖刘秀,可不是为了许都那个小朝廷!
  后人将他捧的这么高,难怪会被反噬。
  “生活在南宋、元、明、清的百姓不一定比曹操治下的安稳。”
  “《三国志》对他的评价就很好,说他是三国君主中最有能力的:太祖运筹演谋,鞭挞宇内,揽申、商之法术,该韩、白之奇策,官方授材,各因其器,矫情任算,不念旧恶,终能总御皇机,克成洪业者,惟其明略最优也!抑可谓非常之人,超世之杰矣!”
  ……
  同为被儒家贬低之人,秦始皇、汉武帝都穿越时空与曹操共情了……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