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【建安十五年(公元210年),周瑜整装待备攻伐益州,在返回驻地江陵的途中,行至巴秋,不幸病逝,年仅三十六岁!】
  孙策眼泪都快下来了,“公瑾,你怎么走的这么早!”
  他算了算,历史上的周瑜只比他多活了十年,留下偌大的江东基业又该托付给谁!
  不只是孙策,看着天幕的江东众人都惊呼出声,谁都没想到周瑜居然英年早逝,原本因天幕不吝赞美而对周瑜产生的嫉妒之心都消散了。
  就连身处后院的吴夫人也派人前来问候,叮嘱周瑜保重身体。
  周瑜见好友比自己还要悲伤,不得不想法子转移话题,他打趣道:“你我同年出生,情同兄弟,不如我们比比这次谁能活的更久。”
  孙策气道:“你还有心思说这些,先是受了重伤,随后又感染疾病,怕是伤势不曾痊愈,便再次复发了。”
  这个年代可没有抗生素,破伤风、细菌感染、伤寒都是能要人命的大病!
  孙权:“听闻徐州有一位医者名曰华佗,医术高超,堪称在世扁鹊,不如重金相邀,请他前来江东。”
  周瑜当即赞同道:“此法大善!虽说天命有常,但吾更相信人定胜天!”
  【周瑜死后,孙权带头为他服丧举哀,鲁肃接替他的职务,成为孙权的左膀右臂。赤壁之战中刚刚崛起的将星却在两年后骤然陨落了……】
  孙权:“若是公瑾还在,吾等便能直取中原,打败曹操!”
  那时,天下又是另一幅局面了!
  汉武帝感叹道:“英年早逝,令人唏嘘。去病,你一定要听医者的话,不可自做主张,疏忽大意。”
  霍去病郑重保证道:“陛下,您放心,去病会当心自己的身体的。”
  他将来还要接替舅舅,作为小表弟的依靠,可不能倒下!
  【周瑜,字公瑾,庐江舒县人。】
  天幕开始介绍这位熠熠生辉的将星,他的一生都在众人面前浮现。
  【他的高祖周荣身居章帝和帝两朝尚书令,位高权重。他的伯祖父周兴是安帝时的尚书郎,与张衡一起改良历法。他的叔祖父官至司空、太尉,位列三公。他的父亲是洛阳令,叔叔也都是一方父母官。】
  【他出身官宦世家,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,学识渊博,志向远大,精通音律,容貌俊美,堪称世家公子的典范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曲有误,周郎顾!”
  “鸣筝金粟柱,素手玉房前。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。”
  李端惊呼道:这是我的诗!
  【周瑜与孙策自幼交好,亲如兄弟,因周瑜的鼎立相助,孙家得到了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。】
  【公元195年,袁术多次失信于孙策,孙策生出自立门户的想法,以攻打江东刘繇为借口,向袁术借兵。孙策带着借来的几千士兵东进曲阿,一路上不断有人前来投奔,周瑜也带着粮草投奔孙策,帮助孙策击败刘繇,占据江东一席之地。】
  诸葛亮教导刘禅道:“刘繇、王朗各据州郡,论安言计,动引圣人,群疑满腹,众难塞胸,今岁不战,明年不征,使孙策坐大,遂并江东。”
  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,在谈论安守策略时,满口圣人之言,却不敢发动战争,致使孙策势力强大,吞并江东!
  所以,我们还不到安享太平的时候,不论前路有何艰险,北伐都是必须的!
  【建安三年(公元198年),袁术征辟周瑜为官,周瑜见袁术狂妄自大,必不长久,只接受了一个小小的居巢长,随时寻找机会重回江东。在担任居巢长期间,周瑜与鲁肃结交,缔造了江东前后两位大都督的美名!】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