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始皇:“又是感叹时光易逝,人生短暂。”他总能与其共情。
  蒙毅:“人生短暂,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!”
  李斯:“曹操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,如此位高权重的人都在为求贤而发愁,如果有人才看到,定会被其感动。”
  萧何:“对于底层人杰来说,这样的低姿态更能引起共鸣。”
  【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】
  扶苏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,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”
  就算我不去找你们,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?
  卫青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”
  司马相如:“这个君字用得好,凡是读到此诗的君子都会认为这是写给他们的。”
  东方朔:“沉吟也不错,用在这里真是太妙了!”
  汉武帝:“长卿、曼倩也各作一篇辞赋,朕要用来招贤!”
  司马相如、东方朔:……
  他们突然与后世的学生共情了,看电影还要写观后感是什么鬼!
  【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契阔谈宴,心念旧恩。】
  刘邦高声唱道:“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”
  这个曹操,真是让人讨厌不起来。
  【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!】
  诸葛亮:“《管子·形解》曰:海不辞水,故能成其大;山不辞土,故能成其高;明主不厌人,故能成其众;士不厌学,故能成其圣。”
  李斯想起自己曾经的谏逐客书:“是以太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
  始皇也想起来了,这是李斯第一次崭露锋芒,让他眼前一亮,他满以为自己得到了一位能臣贤才!如今看来,能臣是真,贤才却要打个问号。
  孙策:“他是在劝良禽择木而栖。”
  周瑜:“天下三分,有才之士不免多加衡量,他却想要将所有人才都招揽过去。”
  刘备:“曹贼何其荒谬,居然敢以周公自比,周公还政成王,他怎么不照做!”
  诸葛亮:“他想要天下归心,真是好大的口气!”
  法正:“其篡汉之心昭然若揭,难道能凭此诗欺骗后人吗!”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能读懂这首诗的人才是曹操要找的贤才,连考察这一关都省了呢。”
  “有人说,他在赤壁之战前写这首诗是为了招揽孙刘阵营的谋臣武将,所以这也是一首招降诗。”
  “还有人说,他招降的对象是刘备孙权本人。”
  孙权、刘备:呵呵,欺负我们不会写诗是吗!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