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天降大雾,根本不知道江面有多少人,曹操不敢冒险。”
  “如果周瑜让诸葛亮借的不是十万支箭,而是一万只弓他又该如何?”
  周瑜:“吾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,又不是要与刘玄德结仇!”
  “这件事就要问罗贯中大大了。”
  罗贯中:……
  挖坑之前总要有解决方法,总不能坑自己。
  【草船借箭是小说中诸葛亮与周瑜的一次交锋,这是在为后续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做铺垫,将周瑜塑造成一个心胸狭隘,不能容人的小气之人!】
  苏轼为喜欢的古人打抱不平:“想当年,周公瑾羽扇纶巾,面对曹操大军毫不畏惧,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,是何等的风采,怎么就变成小人了!”
  苏洵却若有所思道:“为父常去勾栏瓦舍,曾听到过这样的故事,只是编排的没有这般逻辑严密。”
  苏轼:“不行,我要多写几篇文章,为周公瑾张目!”
  苏辙:“兄长的文章要有一定底蕴的读书人才能看懂,勾栏瓦舍却是面向普通百姓的,流传面更广。”
  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!
  苏轼:“……”难道我也要去写传奇话本?
  【历史上,草船借箭是真实发生过的,但主人公是孙权,不是诸葛亮。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,也就是赤壁之战五年后,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交战,孙权率领七万人抵抗曹操四十万大军,两军相持一个多月,后因为气温升高江水上涨,曹操无奈退兵。此战后,曹操发出“生子当如孙仲谋”的感慨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原来孙权不是只有合肥之战啊。”
  孙权:“胜败乃兵家常事!”
  孤不就在合肥败了一次吗,至于一次次扎心吗!
  ……
  【《三国演义》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,两军在赤壁对战,曹军在北岸,联军在南岸,周瑜想要火攻曹营,但当时正值隆冬,天下刮的是西北风,若是用火攻,只能玩火自焚。诸葛亮却说自己可以借到东风,他命人建起一座七星坛,在其中施法,三日后,赤壁地区果然刮起了东南风!】
  诸葛亮:“噗……咳咳!”
  诸葛亮已经很谨慎了,他并没有喝水,却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!
  刘备和帐下的文武群臣都好奇的看着诸葛亮。
  张飞惊叹道,“军师真乃神人也,居然还会呼风唤雨!”
  诸葛亮抬起衣袖遮住自己的眼睛,又羞又窘:“亮一介凡夫俗子,哪里来的呼风唤雨之能!”
  我要是会仙术,一定先去许都杀了曹操……
  天幕下的平行时空都被震撼了!
  始皇:“此人莫不是修仙有成!”
  汉武帝:“他是怎么修炼的?”
  这是还没有放弃追求长生的千古一帝二人组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