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8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蒙恬喃喃道:“太乱了吧!”
  【此战后,为了争夺冀州的归属权,袁绍与公孙瓒又发动了龙凑之战,巨马水之战,战争持续了两年,两方互有胜负,难分难解。】
  【公孙瓒为了打破局面,杀害了他的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,尽得幽州之地,也彻底失去了人心……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公孙瓒从名正言顺讨伐拥有十大罪状的袁绍,变成了谋害朝廷大员的不义之人。”
  “要知道在当时刘虞的名声是极好的,他不仅是朝廷三公之一,还是汉室宗亲,刘秀之子东海王刘疆的后代,他镇守幽州多年,以怀柔政策对待乌桓首领,让北方的乌桓不敢南下。”
  “刘虞举孝廉出身,政绩卓著,颇有名望,一步步从东海郡吏升职为幽州刺史,是个实干型的官员。”
  “他在幽州刺史任上为政宽和,安抚百姓,深得人心,在鲜卑、乌桓等外族之间也有极高的名望。”
  “因为在黄巾起义中安抚百姓有功,被任命为宗正,相当于刘家宗室的大家长。”
  “后来又因为安抚异族有功,升为太尉、大司马,位列三公之一。”
  “要知道,刘虞是在灵帝时期成为三公的,灵帝的选拔官吏标准是什么——谁有钱谁当官!当时官拜三公的人也要交一笔做官费。但因为刘虞是出了名的清正廉洁,灵帝特意下旨免去了他的做官费。”
  “灵帝不要太离谱!”
  “他即便位居三公,依旧清廉节俭,穿着破旧的衣服,一顿饭只有一道荤菜。他劝课农桑,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异族交易盐铁等物。得到的银钱都用来安抚百姓,接收了青州徐州百余万受灾百姓。”
  “救一人就是救全世界,所有人都在争权夺利,只有刘虞在尽力做事。”
  “袁绍还曾想要拥立刘虞为帝,被刘虞严词拒绝了,他这辈子都是汉室忠臣,风评极好。”
  始皇赞叹不已:“没想到乱世之中还有这样的仁义之人!”
  汉朝皇帝更是对这个后辈赞赏有加。
  刘邦:“名声有什么用,你若是掌握更大的权力,岂不是能救更多的人。”
  刘秀:“若是这孩子能成为皇帝,说不定能挽救当时的局面。”
  刘庄:“他也太死心眼了……”
  公孙瓒:刘虞惯会沽名钓誉,真正挡住北方异族的明明是本将军的大军!
  “公孙瓒曾经担任涿州的中郎将,以强硬的手段对付鲜卑,作战勇猛,威震边疆。因此,对行事温和的刘虞极其看不顺眼。”
  “黄巾之乱的时候,乌桓首领丘力居在张纯的带路下入侵中原,侵占幽、冀、青、徐四州之地,公孙瓒无力抵抗。朝廷任命宗正刘虞担任幽州牧,刘虞以怀柔的手段劝说乌桓首领交出张纯的首级,乌桓已经被大汉打怕了,不敢反抗,派出使者谈判。可是公孙瓒担心刘虞独占功劳,杀了谈判使者。”
  “刘虞爱护百姓,公孙瓒却为了打乌桓劫掠百姓,两人行事作风完全相反。”
  “讲个笑话,汉朝的大将为了打外族,劫掠自己的百姓……”
  刘彻:“这可一点都不好笑。”
  “刘虞见公孙瓒与袁绍大战,穷兵黩武,肆意劫掠,完全不顾百姓死活,便发兵十万攻打公孙瓒。”
  “可惜刘虞领兵的能力比不上他治民的能力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【公孙瓒杀了刘虞后,挟持朝廷使者,得到了总领北方四州的权利,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。此后,公孙瓒越发骄矜,不恤百姓,疵瑕必报,引得麾下诸将离心。】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