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(1 / 3)
【此举无疑更加激起了朝野震荡,短短时间内,响应号召,举起反董义旗的诸侯有十几家,他们以袁绍为盟主,在酸枣举兵,讨伐董卓。】
【关东联军来势汹汹,洛阳却无险可守,董卓提议迁都长安,于是满朝公卿带着汉献帝刘协前往长安未央宫。】
评论区
“如果没记错,未央宫已经在王莽乱政的时候被烧毁了吧。”
“是的,被更始军烧的。”
【董卓不想给关东联军留下任何财富,因此他派兵强制驱赶洛阳的百姓前往长安,粗暴执法导致百姓死伤无数,他又焚烧宫室、官府、民宅,劫掠财富,原本富庶繁华的都城洛阳变成一片死地!】
评论区
“他还命义子吕布挖掘汉朝皇帝和公卿大臣的陵墓,盗取陪葬珍宝。”
吕布面色有些不自然,他自然知道盗掘帝陵,罪在不赦,但这可是义父的命令,他怎能违抗。
要知道,投靠董卓不足半年,他已经从秩比两千石的骑都尉,升职成了中郎将,又进封都亭侯。
义父就是他的伯乐,他自当为义父鞍前马后,效犬马之劳。
“兰台的藏书也损失大半。”
“对这种烧毁文物书籍的行为深恶痛绝,点名董卓、项羽。”
……
刘秀看着自己刚刚兴建的都城洛阳,再看看天幕上两百年后被大火吞噬的洛阳,心中不由生出一阵苍茫之感。
【公元190年6月,董卓派出徐荣大败联军于荥阳,十一月,董卓率军渡过孟津,大败王匡。北上洛阳的孙坚也被徐荣击败。】
【191年,董卓的女婿牛辅在中牟大败朱儁的军队,又派兵袭击阳城县,屠杀当地百姓,当做剿匪所得。】
评论区
“杀良冒功!”
“臭味相投。”
“关东联军实力是不是太弱了,怎么次次都被董卓打败。”
“关东联军不是实力弱,而是心不齐,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利益,讨伐董卓不过是扯虎皮当大旗罢了。”
“当时袁绍屯兵河内,袁术屯兵南阳,孔伷屯兵颍川,韩馥在邺城,张邈等人屯兵酸枣,他们虽然推举袁绍为盟主,却没有统一的指挥。”
“冀州牧韩馥暗中克扣袁绍的军粮,袁绍也对冀州势在必得。”
“豫州刺史孔伷擅长高谈阔论,夸夸其谈,却根本没有领兵的能力。”
“陈留太守张邈看不惯袁绍的骄傲自大,经常直言顶撞,袁绍对张邈起了杀心。”
“袁绍与袁术也是妙合神离,尔虞我诈,袁术身为袁氏嫡子却屈居袁绍这个庶子之下,让他心中充满不甘。”
“孙坚刚起兵就以讨要赏赐为借口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,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。”
“关东联军惧怕董卓军队的实力,屯兵酸枣,无人敢与董卓军队交锋,只有曹操认为董卓焚毁宫室,劫掠天子,引起海内震动,这是与其决战的最好时机。他独自领兵往西,在荥阳被徐荣打败,若不是他的堂弟曹洪冒死相救,曹操就要死在这一战了。”
曹操想起往事,当时他带伤回到联军,却被诸多盟友冷嘲热讽,那时他便知道,欲成大事还要靠自己,联军是不能指望的。 ↑返回顶部↑
【关东联军来势汹汹,洛阳却无险可守,董卓提议迁都长安,于是满朝公卿带着汉献帝刘协前往长安未央宫。】
评论区
“如果没记错,未央宫已经在王莽乱政的时候被烧毁了吧。”
“是的,被更始军烧的。”
【董卓不想给关东联军留下任何财富,因此他派兵强制驱赶洛阳的百姓前往长安,粗暴执法导致百姓死伤无数,他又焚烧宫室、官府、民宅,劫掠财富,原本富庶繁华的都城洛阳变成一片死地!】
评论区
“他还命义子吕布挖掘汉朝皇帝和公卿大臣的陵墓,盗取陪葬珍宝。”
吕布面色有些不自然,他自然知道盗掘帝陵,罪在不赦,但这可是义父的命令,他怎能违抗。
要知道,投靠董卓不足半年,他已经从秩比两千石的骑都尉,升职成了中郎将,又进封都亭侯。
义父就是他的伯乐,他自当为义父鞍前马后,效犬马之劳。
“兰台的藏书也损失大半。”
“对这种烧毁文物书籍的行为深恶痛绝,点名董卓、项羽。”
……
刘秀看着自己刚刚兴建的都城洛阳,再看看天幕上两百年后被大火吞噬的洛阳,心中不由生出一阵苍茫之感。
【公元190年6月,董卓派出徐荣大败联军于荥阳,十一月,董卓率军渡过孟津,大败王匡。北上洛阳的孙坚也被徐荣击败。】
【191年,董卓的女婿牛辅在中牟大败朱儁的军队,又派兵袭击阳城县,屠杀当地百姓,当做剿匪所得。】
评论区
“杀良冒功!”
“臭味相投。”
“关东联军实力是不是太弱了,怎么次次都被董卓打败。”
“关东联军不是实力弱,而是心不齐,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利益,讨伐董卓不过是扯虎皮当大旗罢了。”
“当时袁绍屯兵河内,袁术屯兵南阳,孔伷屯兵颍川,韩馥在邺城,张邈等人屯兵酸枣,他们虽然推举袁绍为盟主,却没有统一的指挥。”
“冀州牧韩馥暗中克扣袁绍的军粮,袁绍也对冀州势在必得。”
“豫州刺史孔伷擅长高谈阔论,夸夸其谈,却根本没有领兵的能力。”
“陈留太守张邈看不惯袁绍的骄傲自大,经常直言顶撞,袁绍对张邈起了杀心。”
“袁绍与袁术也是妙合神离,尔虞我诈,袁术身为袁氏嫡子却屈居袁绍这个庶子之下,让他心中充满不甘。”
“孙坚刚起兵就以讨要赏赐为借口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,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。”
“关东联军惧怕董卓军队的实力,屯兵酸枣,无人敢与董卓军队交锋,只有曹操认为董卓焚毁宫室,劫掠天子,引起海内震动,这是与其决战的最好时机。他独自领兵往西,在荥阳被徐荣打败,若不是他的堂弟曹洪冒死相救,曹操就要死在这一战了。”
曹操想起往事,当时他带伤回到联军,却被诸多盟友冷嘲热讽,那时他便知道,欲成大事还要靠自己,联军是不能指望的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