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(3 / 3)
武帝看到了其中的弊病,感受到了以丞相为首的利益集团对皇帝的辖制。于是他绕开丞相与三公,开创了中外朝制度,用自己的亲信幕僚组建中朝,此后中朝负责决策,丞相只有执行权。
为了绕开已经固化的利益集团,他又开创了察举制,以地方举荐的形式,给了普通人一个进身之道。
但,武帝骄傲的想,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朕一样能够明察秋毫,辨别是非。
后世的皇帝们被官吏蒙蔽,地方豪强互相举荐,地主家的傻儿子都能当官,贫民家的孩子即便再有才华也没有出仕的机会。
汉顺帝刘保打上的这个补丁,正好完善了这个制度。
就连秦始皇都眼前一亮,“李斯,上次的考核制度要长久的执行下去。”
李斯:“遵命!”
他仅剩不多的良心为那些不愿参加考核,想要另辟蹊径的士人默哀一秒钟……
【总体来说,仅看执政能力刘保在东汉的皇帝中能排中上,他幼冲继位就能掌握大权,乾纲独断,树立自己的威望,这是很难得的。他有做皇帝的智慧与谋略,也有驾驭群臣的手段与心性,但他宠幸皇后与梁氏外戚,为大汉的覆灭挖下了一个大坑,这也是他不能回避的错误。】
评论区
“梁皇后的父亲梁商还是很不错的,知道自己因为外戚才当上大将军,十分谦虚谨慎,低调行事。他致力于为朝廷举荐各种人才,尽心尽责,在朝野内外名声很好。”
“每当遇到灾荒年景,梁商就将自家的稻谷送到城外接济灾民,而且还不表功,只说是朝廷的接济。他还严格约束自家人,不能凭借权势为非作歹。”
“梁商重病濒死的时候,吩咐家人死后薄葬,不要浪费朝廷的银钱,也不要大肆祭拜,怎么节俭怎么来。”
刘彻:“这人看着就不错,有点仲卿的处事风范。”
刘秀:“难道又是一个邓家。”
刘庄:“若是邓家天幕便不会说外戚的隐患了。”
刘保:朕重用梁商是因为他真的很贤明,不揽权,不结党,一心为公。所以,到底是什么事拉低了朕的评分!
……
“但梁皇后的哥哥梁冀简直是大汉最坏的外戚。”
“或许也能竞争一下有史以来最坏的权臣……”
刘保心里咯噔了一下……
始皇不屑的想,还能比得过赵高!
刘彻则在想,比之王莽如何?
只能说秦皇汉武还没有见识到人类的物种多样性,想象力太匮乏了……
【梁商死后,刘保改立其子梁冀为大将军,这个大将军却与他的父亲完全不同。】
【史书记载梁冀为人“鸢肩豺目”,他喜欢直勾勾地看人,目光毫无神采,说话也含糊不清。他出身高门显贵,妹妹又是当朝皇后,人生直接到达了顶点,自小便游手好闲,不学无术,只会简单地抄抄写写。他好酒贪杯,喜欢射箭、六博、鞠球等玩乐之物,擅长打猎斗鸡。】 ↑返回顶部↑
为了绕开已经固化的利益集团,他又开创了察举制,以地方举荐的形式,给了普通人一个进身之道。
但,武帝骄傲的想,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朕一样能够明察秋毫,辨别是非。
后世的皇帝们被官吏蒙蔽,地方豪强互相举荐,地主家的傻儿子都能当官,贫民家的孩子即便再有才华也没有出仕的机会。
汉顺帝刘保打上的这个补丁,正好完善了这个制度。
就连秦始皇都眼前一亮,“李斯,上次的考核制度要长久的执行下去。”
李斯:“遵命!”
他仅剩不多的良心为那些不愿参加考核,想要另辟蹊径的士人默哀一秒钟……
【总体来说,仅看执政能力刘保在东汉的皇帝中能排中上,他幼冲继位就能掌握大权,乾纲独断,树立自己的威望,这是很难得的。他有做皇帝的智慧与谋略,也有驾驭群臣的手段与心性,但他宠幸皇后与梁氏外戚,为大汉的覆灭挖下了一个大坑,这也是他不能回避的错误。】
评论区
“梁皇后的父亲梁商还是很不错的,知道自己因为外戚才当上大将军,十分谦虚谨慎,低调行事。他致力于为朝廷举荐各种人才,尽心尽责,在朝野内外名声很好。”
“每当遇到灾荒年景,梁商就将自家的稻谷送到城外接济灾民,而且还不表功,只说是朝廷的接济。他还严格约束自家人,不能凭借权势为非作歹。”
“梁商重病濒死的时候,吩咐家人死后薄葬,不要浪费朝廷的银钱,也不要大肆祭拜,怎么节俭怎么来。”
刘彻:“这人看着就不错,有点仲卿的处事风范。”
刘秀:“难道又是一个邓家。”
刘庄:“若是邓家天幕便不会说外戚的隐患了。”
刘保:朕重用梁商是因为他真的很贤明,不揽权,不结党,一心为公。所以,到底是什么事拉低了朕的评分!
……
“但梁皇后的哥哥梁冀简直是大汉最坏的外戚。”
“或许也能竞争一下有史以来最坏的权臣……”
刘保心里咯噔了一下……
始皇不屑的想,还能比得过赵高!
刘彻则在想,比之王莽如何?
只能说秦皇汉武还没有见识到人类的物种多样性,想象力太匮乏了……
【梁商死后,刘保改立其子梁冀为大将军,这个大将军却与他的父亲完全不同。】
【史书记载梁冀为人“鸢肩豺目”,他喜欢直勾勾地看人,目光毫无神采,说话也含糊不清。他出身高门显贵,妹妹又是当朝皇后,人生直接到达了顶点,自小便游手好闲,不学无术,只会简单地抄抄写写。他好酒贪杯,喜欢射箭、六博、鞠球等玩乐之物,擅长打猎斗鸡。】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