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刘邦:“朕的大汉……”
  【西汉的衰亡有很多因素,我们讲到了皇帝昏庸无能,宠信宦官,外戚专权,这些因素引发了朝政混乱,官吏腐败,土地兼并,流民盈野。】
  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,皇帝作为最大的地主,既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,也要保证普通百姓的生存,只要能做好平衡,就能成为明君,开创治世。】
  【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是很脆弱的,任何一点水旱灾害都会造成农民破产,沦为流民。豪强地主则会趁机低价购买土地,逼迫农民放弃生产资料,最终“富者田连阡陌,贫者无立锥之地。”这就是土地兼并。】
  【而那些掌握了大量土地的豪强地主,利用手中的财富获得政治地位,逃避赋税徭役,将更多的负担加注在小农身上。于是更多的农民破产成为流民,朝廷征收的税收减少,无力维持国家统治。只有中间的地主阶级越来越富,昏君贪官便是其中代表,社会矛盾越发尖锐。】
  【这样的问题不断积攒,随着朝代的延续越发严重,最后积重难返,改朝换代!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个名词专门解释这个问题——马尔萨斯陷阱。】
  始皇:“难道要将土地收归国有,禁止买卖?”
  李斯:“周朝的井田制就是这样的。”
  是啊,井田制已经被时代淘汰了。
  刘彻:“贪官污吏,豪强地主!”这可是朕的钱袋子,聚宝盆。
  桑弘羊:还是要想一些一劳永逸的办法,将这些韭菜连根拔起,收归国库!
  【简单地说,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有限,土地也有限,随着人口的增长,总有一天会超过土地承受的极限,当然这是在理想状态下。】
  【王朝初期地多人少,大量抛荒的土地无人耕种,百姓只要辛勤劳作就能吃一口饱饭,容易出现盛世。王朝末年地少人多,土地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,社会矛盾尖锐。】
  【所以当王朝发展到一定阶段,就会爆发一场动乱,以此来重新洗牌,更换腐败的统治者,消耗多余的人口。当新的王朝建立,人口减少土地增多,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。这就是王朝周期律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三百年就是一个封建王朝的极限。”
  “周而复始,循环往复。”
  “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年封建社会都在这个循环中。”
  这个观点让古人悚然而惊!
  始皇:“没有朝代能超过三百年!”朕想要大秦千秋万达是不是不可能实现了……
  李斯记性很好,他将天幕提供的信息都牢牢记在脑子里,以备陛下问询,“陛下,天幕曾讲过朝代歌,其中出现的朝代没有超过三百年的。”
  李世民:“大唐也只延续了将近三百年。”
  长孙皇后:“如今有了天幕,必会有不一样的未来,二郎莫要杞人忧天。”
  李世民叹了口气,“观音婢,天幕已经将改朝换代的规律总结了出来,除非我们能摆脱封建王朝的限制,否则便无法脱离这个循环。”
  长孙皇后:“如何才能做到呢?”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只有发展生产,解放生产力,使生产力的发展远远超过人口的增长,才能规避这种风险。”
  “这也是工业革命的伟大意义!”
  朱元璋:“工业革命到底是什么?”
  朱标:“难道是士农工商中的工匠,他们又能做什么?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