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【宣帝重用外戚,大肆封侯,刘询的祖母史良娣的史家,皇后许平君的许家,刘询母亲王夫人的王家,都被宣帝重用,逐渐形成巨大的势力,尾大不掉,埋下了衰亡的祸根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一个冷知识,这个王家就是王莽的王家。”
  “宣帝晚年好大喜功,喜欢谄媚小人,诛杀忠直之臣,在霍家一案中牵连甚广,也是衰亡之兆。”
  “宣帝用弘恭、石显而启元帝之信宦者,贵许、史而启成帝之任外戚,杀赵、盖、韩、杨而启哀帝之诛大臣,开三大衅,终以亡国,因此功罪相半,“论其功大为中兴之君,论其罪则亦为基祸之主”。”
  刘询被天幕的评价暴击,眼前一黑,跌坐在席上,“朕做错了吗?”
  “汉朝皇帝都喜欢任用外戚,在外戚中寻找人才,尤其是有了卫青霍去病的榜样,后面的皇帝更加迷信外戚了。”
  “所以,西汉被一个外戚篡了位……”
  【元帝刘奭体弱多病,为人优柔寡断,大量启用儒生治国,汉朝从此走上了真正的“独尊儒术”的道路。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,中央集权式微,豪强兼并盛行,天灾人祸横行,吏治败坏加上外戚专权,天下民不聊生,流民四起!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元帝朝我只知道昭君出塞。”
  “刘奭在历史上存在感太低了。”
  “宣帝留下的三公一位是外戚史高,一是儒家子弟萧望之,元帝推崇儒家,对萧望之十分信任。此消彼长之下,史高的地位受到威胁,史高便与宦官联合起来,对抗儒家。两方明争暗斗,都希望元帝能支持他们,可惜元帝优柔寡断,摇摆不定。外戚与宦官联手逼死了萧望之,放逐了其他儒家子弟。”
  “此后的朝堂就是外戚与宦官的一言堂了。”
  “元帝特别天真的认为宦官没有家室,不会结外党,但其实整个朝堂都是他的党羽,党同伐异,兴风作浪!”
  “优柔寡断,是非不分!”
  ……
  武帝:儒家那一套不是用来糊弄百姓的吗,怎么把自己给糊弄住了!
  刘询:问题不大!长子还小,还能从头教导,若是当真教不好,朕与平君还有其他孩子。
  “大司马,您可愿担任太子太傅?”
  霍光:……陛下的意思是未来的一切翻篇,从新开始?
  “多谢陛下信任,臣定当竭尽所能!”
  【刘奭多年无子,王政君为其生下长子后被封为太子妃,宣帝十分喜爱这个长孙,希望他像一匹骏马一样,故而取名为骜,字“太孙”。】
  【年轻时的刘骜喜好经书,宽博谨慎,随着年龄增长,逐渐沉迷酒色,不思进取,元帝曾想要废太子,却因为他的优柔寡断,迟迟无法下定决心。】
  【元帝死后,其子刘骜继位,是为汉成帝。王政君的家族走上了历史舞台,为后来王莽篡位埋下伏笔。】
  【刘骜登基之初利用外戚打击宦官集团,取得了一定成果,但请神容易送神难,以王凤为首的王家逐渐成为汉朝最大的政治团体。太后王政君七个兄弟都被封侯,权倾朝野,无人能够制衡。】
  【成帝刘骜也开始他的摆烂之路,他沉迷酒色,荒于政事,最后中风而死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成帝朝最有名的是飞燕合德两姐妹……”
  “据说成帝最后是死在赵合德的床上的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