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【金日磾,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,投降大汉后,改姓金。历任侍中、驸马都尉、光禄大夫,巫蛊之祸后,挫败了江充同党刺杀武帝的阴谋,被武帝引为心腹之臣。他成为辅政大臣后一年,便因病去世,死后陪葬茂陵。其一生因忠君爱国、笃厚谨慎而名传青史,没有辜负武帝的信任。】
  “居然是匈奴人!”
  “还是匈奴单于的太子!”
  “陛下真是用人不疑,不拘一格啊。”
  汉朝群臣议论纷纷。
  武帝也有些意外,没想到此人居然因忠君爱国留名后世,朕的眼光果然不会错。
  只是,他早早去世,原本三位辅政大臣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了。
  【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,十三岁便因为心算出色入仕宫中,成为汉武帝的心腹。武帝多年征战国库入不敷出,桑弘羊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,为汉武朝的经济做出巨大贡献。汉武帝病逝前,加封桑弘羊为御史大夫,虽无辅政之名,却是整个朝堂上资历最深,功劳最大之人。】
  【桑弘羊在朝多年却要屈居霍光之下,自然心生不满,与霍光政见不合。在上官桀与燕王谋反案中,桑弘羊多次上书弹劾霍光,为上官桀站台,被牵连灭族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桑弘羊是经济大佬,为什么要掺和政治事件呢?”
  “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,桑弘羊就跟着武帝,他的资历与卫青等人相当,怎么可能将霍光看在眼里。”
  桑弘羊来不及细想,先俯首认罪。
  武帝幽幽道:“这个霍光还真是厉害啊,桑卿都败在了他的手里,朕留下的辅政大臣只剩下他一人了。”
  桑弘羊觉得自己还是专心为陛下敛财吧,千万不要参与政治了,他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都斗不过,更不用说朝堂上这些老狐狸了……
  【最后再说霍光,凡是了解汉朝历史的人,没有不知道霍光的。霍光,霍去病异母弟,卫子夫嫁妆大礼包中的隐藏ssr,大汉中兴之臣!】
  最先感到震惊的是霍去病,“我的弟弟!”
  武帝好奇的看过去,“居然真是去病的家人。”
  霍去病脑子有些懵,“禀陛下,母亲从未说起过,臣也不清楚。”
  霍去病是卫少儿与霍仲孺的私生子,生下霍去病后,霍仲孺便回到家乡,与他们断了联系。霍仲孺在家乡另娶妻子,生下霍光,霍去病自然不知道此事。
  武帝揶揄道:“天幕结束后,去病说不定能多个弟弟。”
  霍去病:……这就要看霍光将会做什么了。
  远在河东的霍仲孺与妻子面面相觑,“天幕说的可是光儿?”
  霍仲孺知道霍去病的事情,但他不敢相认。那个孩子现在很好,有显赫的家世,有光明的前途,他从未照顾过那个孩子,也不想去讨人嫌。
  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,光儿定是因为去病的关系才能入贵人之眼,扶摇直上,看来他们终究是相认了。
  【元狩二年,霍去病出击匈奴途中与父亲霍仲孺相认,回程途中,将年仅十岁的霍光带到了长安城,成为郎官。四年后,霍去病去世,霍光历任奉车都尉,光禄大夫等职,二十多年侍奉武帝身侧,从未出错,深得武帝信任。】
  武帝朝的群臣这才恍然大悟,“原来如此!”
  “陛下定是看在冠军侯的份上,才如此看中他。”有人酸酸的嘟囔道。
  “二十多年不曾犯错,也是厉害!”陛下喜怒无常,他们日常提心吊胆,若不是陛下对有能力之人待遇还不错,他们早就辞官归乡了。
  【武帝晚年,在满朝文武中选择霍光为辅政大臣,封其为大司马大将军,上官桀、金日磾为其副手。武帝为其做“周公辅政图”,希望他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,成为大汉的周公。此后虽有诸多波折,但霍光终其一生都未曾辜负武帝的期望。】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