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反了。”
  “一提起大怂的皇帝就让人火大。”
  南宋之前的人都在看热闹,直到提起大怂,赵匡胤惊了,所以这个“完颜构”是大宋的皇帝!
  他到底做了什么混账事,让后人给他改了姓……
  【李牧死后只过了三个月,王翦大败赵军,攻下邯郸,赵王迁被俘虏,公子嘉逃往代地自立为王。】
  赵王迁嚷道:“寡人就知道,公子嘉图谋不轨。”
  对于他来说,前面的种种,都比不过最后一句,他被秦国俘虏,而公子嘉成了代王……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廉颇、李牧都间接、直接死在郭开手里,郭开可谓用一己之力,助秦灭赵,堪称战国第一战神。”
  平行时空的古人:“战神”这个词从此要变成贬义了。
  【长平之战仅仅过去三十多年,便没有人记得四十万赵军的耻辱了,赵国总是在同一个坑里一次次栽倒。即便有再多的廉颇、李牧,遇到赵王这样的昏聩之君也无济于事。】
  【正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: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,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历史是个循环。”
  “就像王朝周期律一样,周而复始,循环往复。”
  廉颇:哎!
  李牧:当年还曾为廉将军鸣不平,谁知自己也步了廉将军的后尘,被奸佞小人所害。
  秦朝的将领则是满心欢喜的看着自家陛下,还是陛下好,要是遇到赵王那样的昏君,死在小人诡计之下,就太憋屈了!
  【始皇帝二十年(前227年),秦王政派大将王翦、辛胜攻燕国。燕、代两国发兵抵抗,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。次年,秦军攻下燕都蓟城。燕王喜迁都到辽东。秦将李信带兵追击,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,杀太子丹,把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求和。】
  评论区
  “太子丹死得不冤。”
  “本来没他什么事,非要多此一举招惹政哥。”
  太子丹:我居然死在父王手里!
  还有,什么叫死得不冤!
  【秦国定下的策略本是灭掉魏国,彻底打通东出之路,但因为太子丹的骚操作,给燕国带来了灭顶之灾。】
  【太子丹曾经在赵国为质,与幼年的小嬴政在赵国相识。只是,当时一人是燕国太子,一人是秦王都不知道的秦王孙,两人待遇自然不同。】
  【后来嬴政回到秦国继位为王,太子丹又被其父亲送到秦国为质,此时,一为秦王,另一人还是质子,太子丹的内心定是十分复杂。】
  【嫉妒使人质壁分离,太子丹逃回燕国后,一心寻找刺客刺杀秦王,他派出荆轲刺秦,又用樊於期的脑袋和督亢地区地图为礼,图穷匕见,荆轲持刀刺向秦王。说时迟那时快,秦王绕柱而逃,荆轲在后面紧追不舍。大殿之下虽有侍卫,但侍卫无召不得进殿。大殿之中,只有秦王腰间挂着宝剑,可是宝剑太长,一时拔不出来,有大臣大喊“王负剑”,嬴政将长剑转到身后,才将其拔了出来。太医夏无且将手中药箱掷向荆轲,荆轲的动作慢了一瞬,嬴政终于挥出了剑,砍向荆轲……】
  嬴政:天幕大可不必说的这么详细,史官怎么记录的,居然加了这么多细节。
  燕昭王:愚不可及!真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子孙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