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章(2 / 3)
一个年轻的、背景神秘的、一鸣惊人的天才科学家, 是光冠城居民茶余饭后最热衷的谈资之一。
直到现在, 祁碉还能在光网上搜索到那段时间里, 光冠城居民对殷密青身份的各种猜测。
但比起那些猜测,殷密青是居住于哑末的地心人这一点,似乎更能解释她前期的默默无人和后期展露的惊人天赋。
祁碉觉得还算合理。
缪意菱却拧起了眉毛:不,事情不是这么说的。
在一个世纪之前, 地心不允许任何地心人从事与科技相关的工作, 甚至是研究科技也不行。
即使丘瑞斯已经在地心落地建成, 有一些地表人陆陆续续来到地心, 带来了科学的原理和技术的应用演示,地心的各个部落依旧强制性地约束着每个地心人, 不能和科技接触。
在殷密青的年代,地心根本接触不到关于科技的资源。缪意菱说。
饶是再怎么聪明的天才,都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, 然后才能做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。在地心, 殷密青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任何与科学相关的内容。
那她又怎么能成长为能独立开发出智能仿生人的顶级科学家的呢?
祁碉倒是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。
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。
祁碉指了指地图上标记的位置,也就是她们现在脚下所处的这片土地:既然殷密青是地心人, 地心人在地心学不到科学知识, 那她一定是来到哑末之后学会的了。
她们所在的地方, 不正是哑末和地心之间的交界地带吗?
在地心通道尚且可以运行的时候,殷密青通过这条通道来到了哑末,结识王室,和安乌娅成为了朋友,在哑末学习了各种知识,把自己的天赋完全发挥出来。
这不就说的通了吗?
等等,缪意菱沉吟片刻,开口道,你说她认识安乌娅殷密青和安乌娅是什么关系?
祁碉眨了眨眼,不好意思地承认:其实我也不知道,不过她们肯定认识,而且会一起研如何建构哑末的运行系统。
她举了举手中的笔记本:这本手册前半部分是安乌娅的笔记,中间是两种笔记的混合,后面就是殷密青单独的字迹了。
说着,祁碉打开笔记本,翻到地心通道装置剖析图的那页,展示给缪意菱看:这部分就是她们共同写的,主要是殷密青的笔记,安乌娅对她的内容做了补充和完善。
缪意菱若有所思:怪不得这些年没有这条通道的消息了,原来是在地表这一头堵住了。
祁碉点头:这条通道在殷密青来哑末之前,还是畅通的状态。那时候哑末也没有变成移动的隐形城市。
实际上,她怀疑之所以殷密青和安乌娅在这里设置了往返装置,其实目的并不在于促进地心人和哑末之间的交流,而恰恰是为了堵住这条哑末与地心之间的天然通道。
这样,哑末就不会暴露在地心人的视野中,从而成为一座真正的隐形城市。
缪意菱凑上前去,仔细阅读着安乌娅和殷密青在笔记本上所写的内容。
笔记本上挤满了繁杂的数据和图表,以及各种字母符号组成的冗长公式,大多都是蓝色墨水写就,也就是殷密青的笔迹。
实际上,即使墨水颜色不作为鲜明的标志,殷密青的字迹也绝不会让人认错。她的字十分瘦长,喜欢在文字本应该是曲线的位置用短直线代替。
风格冷硬。
而安乌娅的字迹明显柔和清晰很多。她的字比起殷密青要规整很多,书写认真,而且普遍更大一些,易于辨认。
凭借着观察两种笔记的交错位置,以及偶尔穿插在公式间的文字,缪意菱有所发现。 ↑返回顶部↑
直到现在, 祁碉还能在光网上搜索到那段时间里, 光冠城居民对殷密青身份的各种猜测。
但比起那些猜测,殷密青是居住于哑末的地心人这一点,似乎更能解释她前期的默默无人和后期展露的惊人天赋。
祁碉觉得还算合理。
缪意菱却拧起了眉毛:不,事情不是这么说的。
在一个世纪之前, 地心不允许任何地心人从事与科技相关的工作, 甚至是研究科技也不行。
即使丘瑞斯已经在地心落地建成, 有一些地表人陆陆续续来到地心, 带来了科学的原理和技术的应用演示,地心的各个部落依旧强制性地约束着每个地心人, 不能和科技接触。
在殷密青的年代,地心根本接触不到关于科技的资源。缪意菱说。
饶是再怎么聪明的天才,都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, 然后才能做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。在地心, 殷密青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任何与科学相关的内容。
那她又怎么能成长为能独立开发出智能仿生人的顶级科学家的呢?
祁碉倒是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。
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。
祁碉指了指地图上标记的位置,也就是她们现在脚下所处的这片土地:既然殷密青是地心人, 地心人在地心学不到科学知识, 那她一定是来到哑末之后学会的了。
她们所在的地方, 不正是哑末和地心之间的交界地带吗?
在地心通道尚且可以运行的时候,殷密青通过这条通道来到了哑末,结识王室,和安乌娅成为了朋友,在哑末学习了各种知识,把自己的天赋完全发挥出来。
这不就说的通了吗?
等等,缪意菱沉吟片刻,开口道,你说她认识安乌娅殷密青和安乌娅是什么关系?
祁碉眨了眨眼,不好意思地承认:其实我也不知道,不过她们肯定认识,而且会一起研如何建构哑末的运行系统。
她举了举手中的笔记本:这本手册前半部分是安乌娅的笔记,中间是两种笔记的混合,后面就是殷密青单独的字迹了。
说着,祁碉打开笔记本,翻到地心通道装置剖析图的那页,展示给缪意菱看:这部分就是她们共同写的,主要是殷密青的笔记,安乌娅对她的内容做了补充和完善。
缪意菱若有所思:怪不得这些年没有这条通道的消息了,原来是在地表这一头堵住了。
祁碉点头:这条通道在殷密青来哑末之前,还是畅通的状态。那时候哑末也没有变成移动的隐形城市。
实际上,她怀疑之所以殷密青和安乌娅在这里设置了往返装置,其实目的并不在于促进地心人和哑末之间的交流,而恰恰是为了堵住这条哑末与地心之间的天然通道。
这样,哑末就不会暴露在地心人的视野中,从而成为一座真正的隐形城市。
缪意菱凑上前去,仔细阅读着安乌娅和殷密青在笔记本上所写的内容。
笔记本上挤满了繁杂的数据和图表,以及各种字母符号组成的冗长公式,大多都是蓝色墨水写就,也就是殷密青的笔迹。
实际上,即使墨水颜色不作为鲜明的标志,殷密青的字迹也绝不会让人认错。她的字十分瘦长,喜欢在文字本应该是曲线的位置用短直线代替。
风格冷硬。
而安乌娅的字迹明显柔和清晰很多。她的字比起殷密青要规整很多,书写认真,而且普遍更大一些,易于辨认。
凭借着观察两种笔记的交错位置,以及偶尔穿插在公式间的文字,缪意菱有所发现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