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而今日,他一点没听到院外有动静,更遑论糕点。
  该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?
  他抿唇,觉着作为一个夫君,该关心这点异样,脚步不自觉走出屋门,准备到外头问问情况。
  恰好长安接收完永宁从燕京传来的密信进门。
  见主子自顾自走动,抬高声线,“主子!您怎么出来了,也没个照顾的,要是不小心碰到伤口可遭罪了。”
  谢成烨对沈曦云动向的疑问到了嘴边又咽下。
  只说:“屋内闷,出来走走。”
  长安小心搀扶谢成烨,低声汇报,“今日永宁除了惯常的信函,额外拎出来条消息禀报。”
  谢成烨挑眉,复进屋坐下,接过密函,“什么消息?”
  “永宁说,孟小姐病了。”
  长安俯身回答,余光观察主子的眼色。
  “说是主子失踪月余,生死未卜,孟小姐本就体虚,因这桩事,日日忧心,夜不能寐,初十后彻底病倒了,请了太医看,诊治是心劳成疾。”
  国公府大小姐孟云瑶的消息单禀,这是自四年前就定下的规矩。
  这一份特殊,使得他和永宁一直以为,孟小姐会是未来的淮王妃,谁知主子秘密下江南一趟,不仅遇敌受伤,还直接成婚添了个夫人。
  虽说从一开始主子就说是为了报恩,但能让主子点头,长安思衬,到底还是有些不一样的。
  只是这份不同到底重到什么程度,长安就想不明白了。
  永宁远在燕京,不清楚江州沈府的弯弯绕绕,自然照旧单独汇报此事。
  谢成烨蹙眉,静默半晌,“让王府管事从库房取些滋补之物备一份厚礼送去国公府,让她不要伤怀,好好养病。”
  打开密函浏览,似想到什么,又接着补充叮嘱,“不要透露我的消息,一切以王府的名义来。”
  长安应是。
  永宁最新从燕京传来的密信,除了孟云瑶病倒一事,无甚特殊之处,新朝的权贵和旧朝的老臣照例在朝堂针锋相对,太子在中间做和事佬,皇帝年岁已高,坐山观虎,就是念叨着祖孙情谊,一直坚持不懈在让暗卫寻找谢成烨,都被他的人引到别处去了。
  他明白,皇帝估计是碍于他父亲,前靖远大将军当年经历的惨案缘故,才没有大张旗鼓找人。
  亦给了谢成烨蛰伏江州的机会。
  他让长安用火舌点燃密函,看着绢纸在火光下一点点化为灰烬。
  问道:“三日前,南十字街上那场流民作乱,后来官府可有什么说法?”
  “官府在抓人,今晨在北边的曹门大街抓到两个流民,正在审,未有定论。”
  谢成烨垂眸,“一个洲城的官衙,效率竟如此低下,作乱当日姗姗来迟不说,抓人抓了三日才有眉目。”
  说到此处,长安一并汇报流民作乱在江州城及周围一带都有发生。
  “从打探到的消息看,流民闹事一直存在,但从去岁十月开始,闹事的数量和规模陡增,而且,我问过往来各地的商贩,他们均觉得流民整体数量也有增加。”
  这是谢成烨从前在燕京极少注意的情况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