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(3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那是什么?”刘邦来了兴趣。
  “老师是这样对封地的黔首说的,如果有人无力租借耕牛和农具,可以向乡里求助。帮忙的人除了会获得官府奖励的肉条外,还能得到被帮助者的三袋粮食。”
  “因为有奖励所以尚有余力的黔首愿意帮助贫困农户。而请求帮忙需要支付报酬,使得封地中没有懒汉。经过几年观察,此条例下黔首皆有收成,所以儿臣想与治粟内使和廷尉商议能否全国推行。”刘婠条理清楚地回答。
  “你倒是精于此道。”
  “儿臣时常同老师下巡,见多了,也就会了。”
  难怪萧何肯定她的能力,确实有点本事。刘邦思索片刻后,问道:“你既然擅长此事,正好替你老子想想法子。”他把南郡郡守的文书交给了刘婠。
  刘婠认真看过后,回答:“儿臣有两个办法。”
  “哪两个?”
  “一是将那些胡人没收为奴,这样黔首就不会不满了。”
  刘邦摇头:“不行,如此一来这群胡人必在中原生乱。”
  “那就只有二了。化解胡人和黔首的矛盾。要对黔首和胡人一视同仁,胡人有什么黔首就得有什么。要想加快融合,除了通婚以外还可以采用认领的方式。一个黔首家庭在教养一个胡人时,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。”
  “强迫一定会生出反抗,但自愿却不会。况且人是有感情的,相处久了偏见自然会消失。”刘婠看向父亲,“只不过这要耗费物力财力,地方官员恐怕会借机敛财。父皇要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执行此事。”
  “如果朕说有人推荐你去呢?”
  “若是父皇愿意托付重任,儿臣自当竭尽全力。”
  自信,大胆,跟我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。刘邦在自豪的同时又生出几分惋惜,可惜我没能看到小丫头成长的过程。再过一年,就要把她嫁出去了……
  “父皇看了我一会儿,赏了我几件精致的器物就走了。”刘婠坐在阴嫚的床边,“老师您说父皇这是看出什么了吗?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