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1章(1 / 4)
“父皇是将私放母妃之罪揽于己身,即便世人谴责,也不会累到儿臣身上……”
“明白你父皇的苦心便好。”董太后怜爱地望着他。
“下个月的登基大典礼部已在筹备之中了,前朝诸事繁杂,你且去忙罢。”
“儿臣告退。”
……
半个月后,数百本《诸子集注》刊印完成,即将发行至大梁各个书院。
伴随着此书同时引起一阵轩然大波的,还有那个已经几乎快被世人遗忘的名字——
司徒兰章。
京城紫烟湖边,一座座楼台雅舍错落有致,每至清晨,便有文人雅士三五成群,结伴于湖畔吟诗作对。
此时湖边鸣霄楼的阁楼上,正有三名年轻的青衣女子头戴纶巾,一身学子服,捧着一本《诸子集注》轮流诵读。
其中一人感叹道:
“没有想到,这本书竟然是一位女子所写。他日我若中了举,定也要出书立说!”
另外一名女子笑道:“谁说不是呢。这位司徒兰章可真是有才华,只是不知她身在何处。若有缘得见,我必要拜她为师!”
她身边的女子闻言,有些困惑。
“若说当世女子才学第一人,非那位姓祝的状元郎莫属。这位司徒姑娘再厉害,此前却从未听闻过她的大名,真是怪哉……”
就在三人讨论时,旁边却传来了一声嗤笑,原来是位三十岁出头的书生。
一青衣女子向书生拱手道:“这位兄台何故发笑,可是有何见教?”
“见教倒不敢。”那书生有些敷衍地回了礼。
“你们竟不知这位司徒兰章是谁?罢了,看你们三人年纪,没听说过也情有可原。
告诉你们吧,这女子二十年前曾犯下欺君之罪,据说被押入天牢,已经处斩啦!
如今朝廷竟刊印罪人之书,呵呵……”
那书生摇摇头,不满之情溢于言表。
“欺君之罪?”三名女子一惊,连忙问其缘由。
“扮成男人考科举呗,还混进了殿试,幸好被人发现了。”
书生说完,发现那三人脸上非但没有反感,反而尽是崇敬与叹惋之情,恨铁不成钢地丢下一句“人心不古”,拂袖离开了。
三名女子热闹地讨论起那位“司徒兰章”的事迹,未曾留意到她们不远处靠窗的座位上,还有一身穿青灰色道袍的年轻男子。
他的眼睛上还戴着两个由鎏金铜框架起的黑色圆片。
那对黑色圆片不知是何材质,圆片之后,一双云淡风轻的眸子正静静凝视着不远处的湖面。
紫烟湖上有不少往来船只,一名船家撑着蒿,目光突然落在了前方一丈多远波光粼粼的水面上。
撑船的俞老头瞪大了眼睛,仿佛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,招呼船舱内的人都出来看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明白你父皇的苦心便好。”董太后怜爱地望着他。
“下个月的登基大典礼部已在筹备之中了,前朝诸事繁杂,你且去忙罢。”
“儿臣告退。”
……
半个月后,数百本《诸子集注》刊印完成,即将发行至大梁各个书院。
伴随着此书同时引起一阵轩然大波的,还有那个已经几乎快被世人遗忘的名字——
司徒兰章。
京城紫烟湖边,一座座楼台雅舍错落有致,每至清晨,便有文人雅士三五成群,结伴于湖畔吟诗作对。
此时湖边鸣霄楼的阁楼上,正有三名年轻的青衣女子头戴纶巾,一身学子服,捧着一本《诸子集注》轮流诵读。
其中一人感叹道:
“没有想到,这本书竟然是一位女子所写。他日我若中了举,定也要出书立说!”
另外一名女子笑道:“谁说不是呢。这位司徒兰章可真是有才华,只是不知她身在何处。若有缘得见,我必要拜她为师!”
她身边的女子闻言,有些困惑。
“若说当世女子才学第一人,非那位姓祝的状元郎莫属。这位司徒姑娘再厉害,此前却从未听闻过她的大名,真是怪哉……”
就在三人讨论时,旁边却传来了一声嗤笑,原来是位三十岁出头的书生。
一青衣女子向书生拱手道:“这位兄台何故发笑,可是有何见教?”
“见教倒不敢。”那书生有些敷衍地回了礼。
“你们竟不知这位司徒兰章是谁?罢了,看你们三人年纪,没听说过也情有可原。
告诉你们吧,这女子二十年前曾犯下欺君之罪,据说被押入天牢,已经处斩啦!
如今朝廷竟刊印罪人之书,呵呵……”
那书生摇摇头,不满之情溢于言表。
“欺君之罪?”三名女子一惊,连忙问其缘由。
“扮成男人考科举呗,还混进了殿试,幸好被人发现了。”
书生说完,发现那三人脸上非但没有反感,反而尽是崇敬与叹惋之情,恨铁不成钢地丢下一句“人心不古”,拂袖离开了。
三名女子热闹地讨论起那位“司徒兰章”的事迹,未曾留意到她们不远处靠窗的座位上,还有一身穿青灰色道袍的年轻男子。
他的眼睛上还戴着两个由鎏金铜框架起的黑色圆片。
那对黑色圆片不知是何材质,圆片之后,一双云淡风轻的眸子正静静凝视着不远处的湖面。
紫烟湖上有不少往来船只,一名船家撑着蒿,目光突然落在了前方一丈多远波光粼粼的水面上。
撑船的俞老头瞪大了眼睛,仿佛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,招呼船舱内的人都出来看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