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9章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祝澜微微挑眉,倒有些好奇。
  “你从前去过桐州的青溪镇吧?”巩绍看着祝澜,忽然问道。
  祝澜点点头。
  她自然记得先前在青溪镇上,与那青竹书院的卢氏公子辩经论道一事。
  巩绍轻叹了口气,“不瞒你说,那是我母亲的老家。”
  “我很小的时候,便听母亲时常提起家乡的情况。在我的印象里,青溪镇的人顽固不化,与外界少有联系,对于女子的束缚甚至比前朝更甚。”
  “若非我父亲当年行商经过那里,娶了我母亲,她这辈子怕是都没有机会离开那个地方。”
  说到这里,巩绍轻轻笑了一声,却十分苦涩,不知是不是想起了母亲的缘故。
  “说实话,我一直对那里印象挺不好的。”
  “可是前段时间,我偶然认识了一个人,他也是从青溪镇来的。”
  巩绍抬眸看向祝澜,“他姓卢,你应该知道是谁。”
  祝澜略一思索,“莫非是卢知义,卢公子?”
  “正是。”巩绍点头,“我与他偶然结识,听他提起过你。”
  “你以一人之力与他辩经论道,他很是佩服。他说此前从未想过女子也能有如此才学,更因此意识到了青溪镇封闭带来的后果。”
  “你离开之后,青溪镇……变得很不一样,很好。或许你有时间,可以去看看。”
  听到青溪镇如今变得更好了,不仅是祝澜,就连当时的亲历者祝青岩同样也感到欣慰。
  巩绍抬起头,认真地看着她,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。
  “我相信你,是因为你在青溪镇做过的事情,足以证明你有公心,心中有百姓。
  与云州城里那些害人的蠹虫,绝不是一路人。”
  第365章 为众抱薪之人
  巩绍说完,终于对祝澜二人讲出了自己家族被灭门的真正原因。
  “自打宁安伯府开始压榨茶商与那些茶农开始,我父亲便一直周旋在中间,想法子维护那些茶农的利益。
  在这个过程中,搜集到了不少宁安伯与官府勾结的罪证。”
  祝澜眸光一凝,“是怎样的罪证?”
  “还记得我方才所说的茶税吧,那额外的茶税,是不走明账的。也就是说,明面上根本查不到那些茶农还额外交了这么一笔茶税。
  官府那边或许有记录,但他们一定会藏得非常好,绝不可能让外人拿到。”
  巩绍的声音变得沉缓,“但由于那些茶农十分信任我父亲,我父亲便联合他们,以特殊的方式将宁安伯府收到的每一笔所谓茶税数量,以及征收的时间地点,全都记录了下来。”
  祝青岩担忧道:“可是这样做风险很大吧,不会被发现?”
  话一问出口,她便有些后悔,这问题实在有些蠢了。
  若没被发现,巩家又怎么会被灭门?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