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祝澜心中不禁对这位年迈的帝王产生几分钦佩。
  祝澜翻回策论的第一题,构思之后,在卷纸上写下了“臣对臣闻”四个字。
  祝澜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之中,很快便到达了几乎忘我的境地,直到有人将一份香喷喷的宫廷御膳摆在自己面前,她才恍然抬头,发觉竟然已到晌午。
  发放午饭之人甚至还提醒众考生,若还需添饭,可举手示意。
  祝澜抽了抽鼻子,第一篇策论的作答只差收尾,她暂且忍了腹中的饥饿,感慨殿试的待遇的确与外面的考试不一样。
  不仅管饭,还管饱。
  祝澜午膳用得很少,只怕自己吃饱了犯困,影响后面的作答。
  餐具被收走后,祝澜用贴身的帕子细致地将桌案擦拭一遍,这才重新摆上卷纸。
  她望着那第二道短得不像话的题目,陷入沉思。
  而坐在她身后的张柏同样写得很快,吃得也很快,正愁眉苦脸地对着第二道题目发呆。
  首先是这题目长度。科举策论的题目往往很长,考生就算不知自己要写什么,也能通过借用题目之中的字句来填充自己的文章。如此缺乏自己见解的文章被称为“空策”,反之言之有物的则为“实策”。
  无论是空策还是实策,只要将卷子答满,都会有成绩,而且起码看着卷面也体面些。
  可这只有寥寥数行的题目,便是空策也让人无从落笔。
  再看这题目所问,张柏只感觉自己一个头有两个大。
  都走到这一步了,在场的哪位考生不是将历朝历代的科举殿试题目研究了个透彻?昨夜他几乎一夜未眠,脑海中还在反复过着今日殿试可能出现的策论题目,凡是有可能涉及到的领域,上至屯田治军,下至钱粮税赋,他都早早准备好了,有自信无论是何方面,自己都能手到擒来。
  可他万万想不到殿试会出这样的题啊!
  有没有搞错!
  论女子求学入仕之利弊?哪有什么利啊,简直就是离经叛道。可这是殿试,敢说当今陛下的新政百害而无一利,那不是找死?
  张柏摆烂地叹了口气,明白今天自己坐在这里,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也得说出些新政的好处来,否则岂不是抨击新政,对天子不敬?
  若说好处……张柏用笔杆子戳着自己的下巴。
  他身边最为熟悉的女子莫过于自家夫人与母亲了,若让她二人入仕,会有何好处呢?
  母亲掌管府上中馈,理财有道,若将家比作一个小朝廷,那母亲作为户部尚书,其管理能力似乎并不亚于男子。
  再说自家夫人,虽说不曾上过学堂,但十分聪颖。她整日闲坐家中,无趣时便总要学些新鲜的玩意儿,无论是种花、刺绣、还是琴艺,只要是她感兴趣的,便能一门心思钻研进去,而且总能学得有模有样。
  张柏丝毫不怀疑,若是自家夫人进了学堂,高低也得是个女秀才。
  如此想着,心中一开始对题目的抵触也逐渐淡去,连张柏自己都觉得惊奇——若非殿试之上遇此题目不得不答,他怎会想象自家母亲与夫人走出府门求学入仕的情景?
  以自己对她们的了解,似乎……她们并不会做得很差。
  一瞬间,张柏只觉文思如滔滔不绝之江水喷涌而来,思路一旦打开,胸中原本的烦闷之感顿时烟消云散,迫不及待地提笔写了起来。
  (明天就到高考啦,澜宝带领龙场书院学霸组全体同砚来给才子宝贝们叠buff!预祝大家金榜题名,梦想成真!)
  第238章 李度长
  前面的位置上,祝澜也已经拟好了思路。这篇策论的题目十分开放,似乎有意让考生们畅所欲言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