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韦淇摩挲着裹儿的后背,笑说:“这是因为我疼她。正事上,裹儿能为父母分忧,闲了还能逗我们说笑。她不知给我们带来多少欢笑,解了多少愁闷。”
  上官婉儿附和说:“听皇后这么一说,怪不得她有福气能做陛下和皇后的女儿,原来是个钟灵毓秀的好人儿。
  这让妾身想起了一则传闻,从前有个古国,国王有个小公主,侍奉双亲最是孝顺,后来感动上天,佛祖就让这位小公主做了菩萨。”
  裹儿闻言,笑说:“这位菩萨是不是观世音菩萨?千手千眼,拥有无上神通,眼能辩世间善恶,心能观别人所想。”
  上官婉儿道:“公主也知道这个?”
  李显和韦淇都看过来,上官婉儿便详细地说起来:“这
  位小公主自幼生得聪明伶俐,深得帝后喜爱。一日,这国王生了奇病,名唤人面疮,脸上竟又生出五官,疼痛欲死,遍寻名医无效。
  这国王励精图治,乃是一代明君。许是上天不忍,夜里做梦,有个白胡子的仙人对王后公主说,国王的面疮将要毒发攻心,药石无医,现如今有个法子救国王。
  皇后公主忙问他,这仙人说需得公主的眼睛和手入药才好。小公主听后,立刻叫侍卫绑住自己,挖了眼睛斩了双手做药,那国王吃了药竟然好了,只是这小公主却没了。
  西天的佛祖听说这件事,十分感动小公主的孝行,让小公主死而复生,又封了她做了菩萨。”
  李显听了,摇头叹道:“若非佛祖有灵,只怕小公主就要去了。想那老国王年纪已老,生死有命,何必让小公主再赔进去一条命?”
  韦淇笑说:“这不过是神佛之谈,当不得真。也由可见,上天眷顾有善行之人。”
  上官婉儿笑说:“皇后看得透彻,这些神佛都有个说法,人若是行了好事,不是和和美美,就是成仙成佛。”
  众人说了一会子话,上官婉儿告辞离开,筹备宴会去了。
  却说,姚崇仿佛大彻大悟般出了门,走了一圈,又立刻回来,写了一封劝谏的奏疏上奏皇帝。
  虽然做臣子的不好说君王什么话,但姚崇这些人是知晓当今皇帝性情,推他为帝,一来是他最适合,二来是大臣复唐心切。
  自从他登基后,对圣人唯唯诺诺,宠溺公主,提拔武三思,大肆施恩妻族……哪一样看来,都不是明君所为。
  再者,圣人朝紧张的政治风气残留在大臣心中,使他们不敢说什么,各个嘴巴如缝上一般。
  但现在已经大为不同,圣人龙驭宾天,武三思业已伏诛,贤臣济济,朝无佞臣,君王思治,岂不是大展手脚,一扫弊端之机?
  然而,他们这些人如今依然畏葸不前,只是白活了一世,枉为臣子。
  当年,太宗皇帝纳谏如流,才有了贞观之治。试看今日的皇帝,虽比不上太宗天资纵横,却也是温厚和善之人,不会因言降罪。
  那就让他姚崇开启这神龙一朝清明的政治风气吧。
  裹儿对于姚崇上述劝谏没有多大的反应,贤臣劝谏皇帝是理所当然之事。
  倒是让李显有些烦不胜烦,最后重润悄悄给他出了主意:“阿耶,你要是认为对的就采用;要是不赞同,就多叫几人来讨论,理越辩越明;要是认为对……又难以采用,就赏赐他。”
  李显听从之后,果然有用,就是聒噪了些,遂将这些交给裹儿择选处置后,再呈给他。
  到了休沐日,裹儿无事,她就带了侍卫出去逛逛。
  第116章 武延秀 裹儿听了,拿眼睛瞟了一眼武延……
  这日,裹儿放了金刚等人的假,只带侍卫出门。
  “神都有什么热闹的地方?”裹儿问。
  侍卫听了,细想神都中最热闹的当然是乐舞坊,但公主是女子,定然不喜这些地方,遂道:“修善坊靠近南市胡商云集,酒肆鳞次栉比,很是热闹。思恭坊也热闹,有一家酒楼滋味甚好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