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重润道:“若姚公这样的贤臣解决不了,指望后人,无异于放任事态发展。裹儿说你是个救时之相,姚公你要努力啊,孤觉得你有救世之相的潜质。”
  姚崇尴尬道:“……殿下,臣还不是宰相。另外,臣能当个救时之相,已经心满意足。”
  重润伸手拍了姚崇的肩膀,揶揄说:“姚公不要妄自菲薄,你可是有房杜之才。”
  姚崇苦笑:“殿下不要打趣臣了,臣可禁不起。”
  重润失笑,然后正色道:“裹儿先是大唐子女,再是李唐后裔,最后才是她自己,这一点永远不会变。”
  又道:“姚公你善于应变,宋公守文持正。这些话我只和你说,可不敢和宋公说。
  圣人说过看人要观其言而察其行。还有,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,故而才有‘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’。”
  姚崇起身拱手道: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老臣受教了。”
  重润问:“那你还要坚持让裹儿罢官回家吗?”
  姚崇沉吟半响,道:“容臣再想想,再想想。”
  重润闻言笑说:“这才算有点救世之相的肚量。”
  姚崇:“……殿下又取笑臣了。”重润大笑。
  送走姚崇后,重润想了想,这人放在兵部有些浪费人才,且他已任过一段时间兵部尚书,杨再思老迈气弱,不敢任事,不如两人都动一动。
  想毕,重润先找了裹儿,问她的意见。裹儿想了想,回:“杨公压不住兵部,把魏公重新调回来任兵部尚书,杨再思改任中书令,再把姚崇任户部尚书。”
  重润道:“好,我们与阿耶说一声。姚公对你有不同意见,你……你能应付来吧。”
  裹儿不屑一笑,道:“就他?他要是对人不对事,那我就是看错了眼,岭南欢迎他。”
  重润伏案大笑,说:“你还说他是名相呢?”裹儿冷呵一声。
  子女携手而来,向李显请求此事,李显无有不应。他又找机会背着重润,悄悄对裹儿说:“姚崇要是给你穿小鞋,我饶不了他。这家伙和相王关系最好了。”
  裹儿无奈一笑,回道:“阿耶,他也怕我向你告小状。”李显闻言讪讪一笑。
  过了几日,朝廷就下了旨意,调动了三人的官职。从兵部尚书到户部尚书,算是升迁,宋璟过府恭喜他,暗中哨探他与太子说了什么。
  这人从东宫回来后,便再没有与自己一道上书奏请罢安乐公主职,莫不是被说服了?宋璟心中纳罕。
  问及此处,姚崇只捡了“芝兰当道,不得不锄”这一节说了。宋璟听了,也赞道:“太子之心胸有太宗之遗风。”
  “那安乐公主呢?”赞完,宋璟又追问。
  姚崇道:“我这就调去户部了,若发现安乐公主不法,定当上奏弹劾。”
  宋璟冷笑一声:“她在圣人面前就几乎没出过错,你又能奈她何?”
  姚崇忽然问:“你为什么反对安乐公主任职呢?”
  宋璟眉头拧起,不解地看向姚崇,道:“你难道不知?还是没看过圣贤书?”
  姚崇摇头说:“太子说,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,我想跳出来再看。你我同朝为臣,经历类似,我观你,亦是拿镜子照我。同时,我也想弄明白太子是怎么想的。”
  说着,姚崇伸手示意宋璟饮茶,接着道:“实话实说,我与太子交谈后,发现了一个问题。”
  宋璟端着茶抿了一口,道:“什么问题?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