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(3 / 3)
院外,有婆子过来回事,刚进了院门,就看见坐廊下的侍女打手势让她进偏殿。
婆子蹑手蹑脚进了偏殿,陪笑说:“恒国公听说公主回来了,要过来拜见。”
侍女朝正房努努嘴,摆手说:“让他回去吧,就说公主见客不得闲,改日得闲了再来。”
婆子意会,笑说:“那我回他去了。”武延秀又一次无功而返,但他并不垂头丧气。有心人,天不负。
到了掌灯时分,崇训唤人提水进来,二人沐浴完毕,身着家常的衣裳用饭。
崇训为裹儿斟酒,陪她小酌。裹儿吃了酒,满脸春色,神情餍足,嗔道:“你从哪里学来的混账玩意?真是回到神都,越发厉害了。”
崇训笑回:“你这话冤枉我了。”裹儿瞪了他几眼,忽又笑起来。
次日正是朝会,李显有意在今日解决女儿任职的事情。
他照常处理了六部的事情,正要开口提裹儿,又有宰相回禀张仁愿的奏疏。
张仁愿率灵武军在今年夏天与突厥发生战斗,获得小胜,军心高涨,群情激愤。默啜可汗挫败,又因族中叛乱,心存惧怕,引兵退去。
张仁愿顺势上疏于河外请筑三受降城,抵御突厥。朝臣你来我往地争吵起来。
李显虽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主,但明白张仁愿是持重的老臣,且李显心中又有恢复先祖荣光的想法,故而允了张仁愿的奏疏。
这事毕,李显张了张嘴,刚想说话,又有大臣出列,弹劾圣人临朝时宠信的大臣。
今日的朝会怎么有这样多的事情?
李显终于找到机会,忽又有一名姓周的御史站出来,弹劾中书令兼吏部尚书韦安石,打压忠良,尸位素餐。
李显愣了一下,这韦安石素来有令名,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?莫不是那官员与韦安石有仇?李显心中纳罕。
韦安石也是不解,问周御史说:“我从未做过此事,你所言何人?”
周御史道:“前检校幽州都督兼幽州刺史李裹儿,她在幽州经营四年,幽州守军有八年之粮,户数田地均有大增。她又招降两蕃,事先士卒,率幽州与两蕃军斩杀突厥近千人。且为官清正廉洁,从不徇私,又仁爱宽下,数州百姓无不感念。 ↑返回顶部↑
婆子蹑手蹑脚进了偏殿,陪笑说:“恒国公听说公主回来了,要过来拜见。”
侍女朝正房努努嘴,摆手说:“让他回去吧,就说公主见客不得闲,改日得闲了再来。”
婆子意会,笑说:“那我回他去了。”武延秀又一次无功而返,但他并不垂头丧气。有心人,天不负。
到了掌灯时分,崇训唤人提水进来,二人沐浴完毕,身着家常的衣裳用饭。
崇训为裹儿斟酒,陪她小酌。裹儿吃了酒,满脸春色,神情餍足,嗔道:“你从哪里学来的混账玩意?真是回到神都,越发厉害了。”
崇训笑回:“你这话冤枉我了。”裹儿瞪了他几眼,忽又笑起来。
次日正是朝会,李显有意在今日解决女儿任职的事情。
他照常处理了六部的事情,正要开口提裹儿,又有宰相回禀张仁愿的奏疏。
张仁愿率灵武军在今年夏天与突厥发生战斗,获得小胜,军心高涨,群情激愤。默啜可汗挫败,又因族中叛乱,心存惧怕,引兵退去。
张仁愿顺势上疏于河外请筑三受降城,抵御突厥。朝臣你来我往地争吵起来。
李显虽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主,但明白张仁愿是持重的老臣,且李显心中又有恢复先祖荣光的想法,故而允了张仁愿的奏疏。
这事毕,李显张了张嘴,刚想说话,又有大臣出列,弹劾圣人临朝时宠信的大臣。
今日的朝会怎么有这样多的事情?
李显终于找到机会,忽又有一名姓周的御史站出来,弹劾中书令兼吏部尚书韦安石,打压忠良,尸位素餐。
李显愣了一下,这韦安石素来有令名,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?莫不是那官员与韦安石有仇?李显心中纳罕。
韦安石也是不解,问周御史说:“我从未做过此事,你所言何人?”
周御史道:“前检校幽州都督兼幽州刺史李裹儿,她在幽州经营四年,幽州守军有八年之粮,户数田地均有大增。她又招降两蕃,事先士卒,率幽州与两蕃军斩杀突厥近千人。且为官清正廉洁,从不徇私,又仁爱宽下,数州百姓无不感念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