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李显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畅快舒展过,吹着夏日微醺的风,极目远望,都是大唐的锦绣河山。
  忽然,幽州急报将李显惊醒,他颤抖着手,拆开急报,看完,心中松了一口气,又是生气,又是好笑,又是自豪,道:“这孩子把我吓了一跳。”
  韦淇凑过去,看得清楚,也跟着放松,她最怕的是幽州打仗,女儿陷在那里。
  “叫宰相们过来商议此事。”李显吩咐道。
  两人下了楼,回到徽猷殿。在政局稍稳后,李显提拔了魏元忠、韦安石、杨再思、豆卢钦望等东宫旧僚做宰相,以填补张柬之等人去后的空缺。
  几人来后,看过奏表,李显问:“你们有什么意见?”
  现在突厥是大唐最大的敌人,而且大唐对两蕃的政策,向来是挟两蕃以制突厥,公主招降两蕃确实对大唐有利。
  裹儿与两蕃粗谈了一个框架,主要是提高了两蕃在大唐诸部族中的政治地位,以及开设榷场贸易互通有无,再一个便是搁置商议的和亲。
  魏元忠熟悉边事,韦安石性格持重,杨再思阿谀小人,豆卢钦望年迈,四人商议,主要是魏元忠和韦安石拿主意。
  半响后,魏元忠说:“两蕃自太宗年间归附,营州之乱后依附突厥,首恶已死,如今重归,对于大唐而言是好事。”
  韦安石想了想,也道:“两蕃归附利大于弊,公主合谈的内容……”说到这里,他笑了一下说:“倒也挑不出什么不好来。只有一件需要主意,两蕃是否真心归附以及如何抵御突厥的报复。”
  杨再思道:“公主信上已经说了,求北疆各军协助,幽州军亲自接应两蕃。”
  李显听到这里明白了,裹儿要以身涉险,心中踌躇。身为父亲,他不想女儿犯险,想要把女儿召回来;然而作为皇帝,裹儿是此事的发起者,是处理后续的最佳人选。
  但是因着裹儿的身份,魏元忠和韦安石都建议重新派人去迎接两蕃。
  良久,李显叹了一口气,说:“不必了,就让裹儿继续去做。你们拟敕书给两蕃,说大唐答应合谈的内容。
  命左骁卫大将军裴思说充灵武军大总管以备突厥,再命北疆驻军严密关切突厥意向。最后,允许检校幽州都督李裹儿便宜行事的权力。”
  韦安石劝道:“陛下……”
  李显道:“就这样吧,裹儿不论是大唐的公主,还是大唐的臣子,都当以大唐江山社稷为重。”
  李显了解自己的女儿,她不是冲动鲁莽之人。温柔乡养不出雄鹰,裹儿已经出去了,若是让她半途而废,只怕回来了,也会闹得天翻地覆。
  朝中的命令,有条不紊地下发。朝野上下都感到一股紧张,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架势,那是政坛上的风雨和边疆的风雨。
  裹儿的身份给了她不死的金身,未得到朝廷的敕令,她就开始实行招降两蕃的计划。
  她先是派出两支伪装成胡商的勇士,分别去了契丹和奚族,任务就是刺杀和指认驻守二蕃的突厥将领,逼迫二蕃彻底交恶突厥。
  幸好,他们的任务完成了,不过据说李失活和李大辅的脸色很不好看。
  裹儿立刻招集五千骑兵,前往契丹大帐,留宋庆礼陈兵在幽州边镇接应。
  “宋长史好好干啊,两蕃归来,我举荐你当营州都督。”裹儿笑道。
  宋庆礼道:“你这次终于说对了,我有可能当营州都督,但绝不可能当松漠都督。”
  初见面没多久,裹儿给宋庆礼画饼,说举荐他当松漠都督,然而实际上松漠都督是封给契丹统领的。
  裹儿干笑几声,随后告别。她身边跟着武朵儿、金刚等护卫,看了一眼送行的丈夫、儿子、好友和下属,裹儿微微颔首,奔赴另一个天地。
  十多日后,松漠都督府,李失活在营帐驻地看见南边扬尘滚滚,遂带着部族青壮迎了上去,看见为首的将领,眼睛顿时一亮,那是一身戎装的安乐公主。
  那日合谈后,李失活回到营帐,踌躇犹豫,拿不定主意,有意重归大唐,但又怕承担不起突厥的报复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