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婉儿扭头看向张昌宗,他慌乱道:“我听兄长的。”
  婉儿叹气摇头说:“我只当没听到这话。”说罢,她咬着牙,压低声音道:“这是谋反,诛九族的事情,你们不要命啦。看在以往的情分上,我什么人都不告诉。”
  张易之听了,说:“如今之势,不进则退,与其将性命交给别人,不如将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。”
  婉儿默然无语,若是换代,张氏兄弟的处境比她更不如,从一手遮天到任人鱼肉,他们想要搏一搏,倒是说的过去。
  见婉儿一脸沉思,张昌宗推了推她,问:“你同不同意?”
  婉儿苦笑一下,她若不同意,外面立即有捉奸的宫人进来,将这件宫闱丑事公布天下,到时迫于群臣压力,她必将被赶出宫。
  至于出了宫,生死就不由她了。
  “若能登高,谁愿意一直在半山腰。”婉儿说道:“我只是个草拟敕令的才人,朝中无人,宫中也无人,看着煊赫,就是个花架子,摇摇就散了,瞧着光鲜,实则如鸡肋。不知能做些什么。”
  张易之听了这话,知道婉儿意动,便笑说:“不必做什么,将来有你的用处。”
  婉儿乌发披散,脸色发白,越发显得我见犹怜,苦笑:“我已老,当皇后的话就不要再提了……”
  张易之眉眼低垂,说:“那就封你做宰相。”
  婉儿听了展颜一笑,心向神往,说:“我等着我当宰相的那一天。”
  张易之自以为事成,便穿衣带人离开,只留下张昌宗和婉儿二人。
  婉儿身子一松,浑身瘫软在张昌宗的怀中,低声叹息:“他想当皇帝,你也想当?”
  张昌宗慌忙摆手,将事推给了兄长:“这都是兄长的想法。”
  婉儿顿了一下,道:“如今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哪怕只是存了这个心……”说着便唉声叹气。
  张昌宗第一次听张易之的想法,也是吓了半死,说:“我们兄弟先得罪了太子和武氏,又得罪了朝中文武,一旦圣人不在了,为之奈何?”
  别看现在东宫和武三思对他们礼敬有加,可是邵王和继魏王圈禁在家,永泰县主早产夭一子,安乐郡主夫妇远走幽州,哪个人会饶他们?
  婉儿明白张昌宗的担忧,转过身将他抱在怀中安抚,说:“圣人虽有了春秋,但精神尚足,她母亲活了九十一岁,现在不必过于忧愁,日后总会有办法。”
  张昌宗抱着婉儿汲取温暖,不觉滴下眼泪,说:“我劝不动兄长,我不想当什么皇帝王爷,只想过上富贵日子。”
  婉儿拍着他的后背,小声安慰了他一夜,次日转头就将这事回了武曌。
  武曌:……
  她算是政变上位,镇压过大大小小的谋反叛逆,但她实在没想到张易之竟然有这个心思,顿时觉得啼笑皆非。
  夏禹传启,公天下就变成了私天下,除了大权在握的诸侯,剩下争夺皇位的人,哪个不是与皇位上的人有血缘关系?
  太子、相王是她的亲子,太平是她的亲女,武三思武承嗣是她的亲侄儿,即便是野心初露的安乐郡主也是她的亲孙女。
  哦,对了,除了她,难道是她的经历给了张氏兄弟勇气?武曌自诩看透人心,但她确实不太理解蠢人的思路。
  第54章 根与叶 他们是叶,圣人是根,只有叶落……
  武曌想了半日,始终不明白张易之为什么会生出当皇帝的心思。
  不过两小儿不足为虑,武曌很快便将他们荒唐的念头抛在脑后,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。
  她将朝中依附张氏兄弟的人频繁调动职位,不是明升暗降,也不是调去闲职,而是在重要部门之间来回调动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