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太平公主冷哼:“是隆基那小儿?”武萱儿抿嘴笑笑,不说话。
  太平公主说:“他老大不小了,自家的亲兄弟不理会,反而巴着堂的表的兄弟。”
  武萱儿说:“娘娘,我刚听说二嫂子当了幽州刺史,真有这么回事儿?”武萱儿是武三思的女儿,武崇训的妹妹。
  太平公主说:“朝廷刚下了旨意。”
  武萱儿叹道:“这真是一大奇事,竟然有女子当刺史。”
  太平公主笑了一下,揶揄道:“你若是也有本事和心志,我举荐你当官。”
  武萱儿笑了:“娘娘疼我。我听阿姨说,二嫂坐月子还在处理政务,每隔几日就要出去,不是在属县、就是在田里,忙得一刻不停。
  二嫂能当刺史是她该得的,我羡慕不来。打理后院,孝敬娘娘,我能把这些做好就很好了。”
  太平公主抬头看了眼武萱儿,说:“人各有志。”太平公主本就是因为武萱儿性子平和才选她做儿媳,这样的性子原也不指望她为官做宰,筹谋划策。
  武萱儿陪太平公主说了一会儿话,公主事多,说话间就有几波人来找,忙辞别回去。她出了公主府,因想着家中这几日无人,冷冷清清,便驱车回娘家。
  太平改嫁之时,薛崇简未满周岁,便带在身边,进了武家。薛崇简长大知道事后,就闹着搬回薛家,气得太平公主倒仰,闹了几年随了他。
  这孩子在武家长大,但与武家诸人不睦,与相王的孩子关系更好,特别是大他三四岁的李隆基。
  太平为他娶了武家的女儿,这孩子又与她生出嫌隙来,气得太平拿棍子打他。李武联姻乃是圣人所定,这孩子一点都不明白她的苦心。
  武萱儿回到梁王府,问了仆从得知阿耶回来了,就去拜见。武三思正好心情高兴,便叫她进来,问:“你从哪过来的?不早不晚的。”
  武萱儿笑回:“我去公主府探望过娘娘来的,才听说二嫂子授了刺史,来不及回府,就过来给阿耶道喜。”
  武三思闻言笑了:“不是什么大事,见过你阿姨了吗?”
  “还未去。”武萱儿说。
  武三思道:“你既然回来了,就住几天再走。”“是。”武萱儿道。
  武萱儿专挑安乐郡主和二兄武崇训的好话说了一阵子,哄得武三思心花怒放,才离去见了阿姨。
  梁王府曾为了迎接安乐郡主下降,划出一半的地方为郡主和崇训兴建宅邸。武萱儿和她阿姨的住处换了几次。
  武萱儿穿花度柳来到阿姨住的小院,早有丫鬟迎上来打帘说笑。武萱儿的阿姨邓云与妹妹邓雪,因她父亲做官犯了事,被兄长悄悄送到梁王府求情脱罪。
  二人的名字在王府后院早已湮没,只被人称为邓孺人和小邓姨娘。
  “阿姨,小阿姨,我回来了。”她一进门就看见母亲与小姨正在窗下做针线。
  邓孺人姐妹忙起身,叫侍女上茶,又看了外面的早晚,说:“怎么这时候过来了?也不提前说一声。”
  寒暄之后,三人自然提起风头正劲的安乐郡主。小邓姨娘吃着茶,嗤笑几声,嘴朝外努了努,说:“自家儿子没了官,他高兴得像吃了蜜蜂屎。”
  邓孺人瞪了妹妹一眼,向武萱儿说:“别听你小姨瞎咧咧,也不许学她胡说八道。你在薛家,他们待你如何?”
  武萱儿回:“大伯嫂子待我极好,公主也拿我当亲女儿,还说要给我官做呢。”
  邓孺人笑了摆手说:“官,人人都想做,也要看做来做不来。安乐郡主能做来,你不必做得来。”
  武萱儿回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国公出去打猎,过几日才回,阿姨留我住几日。”邓孺人立刻叫人去收拾屋子。
  她道:“你公主婆婆是个有能耐的,你跟着她学些眉眼高低,对你将来有用。”武萱儿嘴上爽快地应了,与二人亲密地说起话来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