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魏元忠想了想,道:“臣愚见,以往年二藩每人所得加两成,以示国朝隆恩,招降叛众。”
  武曌听了,点头赞同:“魏卿所言极是。”说完,她看向跪地大臣,道:“你是主管此事之人,按魏卿的意见,当赏赐多少?”
  那大臣抖着身子,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  武曌见状,怒道:“松漠饶乐是大周抵御突厥的屏障,至关重要。你身为主官,又不是新上任的,连二藩所余几人都不知,朝廷要你何用?来人,剥去他的官服,贬为庶民。”
  外头的兵士立刻进来,将瘫倒的这人架出去。殿内大臣噤若寒蝉,落针可闻。
  武曌目光扫向众人,问:“有哪位卿家告诉我,归附大周的二藩所余多少人?”
  主事官刚拉下去,其他大臣只知道大概,哪里清楚二藩人数这样的琐事。
  武曌阴沉着脸,大臣垂头沉默,殿内安静地可怕。
  突然殿内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挽救了众人。
  “启奏圣人,契丹八部和奚族五部大部分叛周依附突厥,契丹仅余乙室活和乙室革等两部并零散族人,约一万三千一七十余口,奚族余部约六千一百五十余口。此乃狄公去岁年末上奏朝廷的户口,与今夏户口略有出入。”
  裹儿说罢又坐下,身上一阵寒,一阵冷,激动之中又夹杂着兴奋。
  她一直关注北疆边务,故而记住了这些。裹儿知道答案,但不知道该不该说,悄悄得了上官婉儿的首肯才出声。
  武曌给了裹儿一个赞赏的眼神,转而对满朝大臣道:“朝中无小事,一事不知,何以克敌制胜,何以安邦定国?
  诸卿不是出身名门,就是饱学之士,皆是朝中的股肱之臣,难道就不如朕身边的一个小小女史?
  这次议事也就罢了,以后朕要问人口户籍军镇,难道你们要现查不成?你们都不是新入仕的官员,一问三不知,倒为难起朕来。”
  这话说得群臣满面通红,汗颜告罪不已。
  “着有司查实人口,按魏卿所言上奏本。”武曌放过此事,议起下一件事。
  好在后面议事,没有再出现主管某司却对所司一无所知的人,群臣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今日的常朝。
  回南衙的路上,有官员叹道:“不知狄公的病如何了?若他在朝,陛下未必有今日之怒。”
  魏元忠眉头皱起道:“那官员也太不像话了,梁王举荐他做什么。”
  身边人忙道:“魏相公慎言,慎言。”
  魏元忠一甩袖子,怒道:“这是事实,我难道说错了什么。”
  那人讪笑,转移话题说:“刚才的女史不知何人,竟然知道这样的细碎事。”
  魏元忠默然,那人不知所措,旁边人忙悄悄告诉他:“那是东宫的安乐郡主。”
  那人听了,一时愣住,不知要说什么。安乐郡主既是女子,又是太子的女儿。
  她的参政让大臣难掩忧虑,生怕又是另一个女帝抑或是太平,但若参她反对她,又怕伤及东宫。
  东宫如今这样的局面,是一众拥李派好不容易争取来的。
  就这样吧。
  魏元忠等人安慰自己,太子爱女在陛下身边侍奉,多少能保东宫平安。
  裹儿正式当差后,每日都忙到精疲力尽,倒头就睡。武曌自那日后,常问她掌故旧例以备参谋决策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