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(3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这事又勾起武曌的纠结和立储的纷争,使她心中不快,又感到茫然。
  道路的尽头,依然充满着杀机。
  武曌明白狄仁杰的意思,她年事已高,早立了太子,早让太子参与朝政,政权就能平稳过渡,她也能平安到老,两相便宜。
  然而狄仁杰不明白武曌的心事,狄仁杰老迈,但武曌自恃精力旺盛,不同一般人。还有,权力的漩涡中哪里有什么平安引退?
  所谓的平安,不过是败者丧失自由,换来的囚笼。
  她是通天宫上展翅飞翔的金凤,不是绣在银屏上的金丝雀。
  武曌胸中郁气堆积,道:“国老病愈之后,比之前昏聩了。”狄仁杰恭敬领骂。
  她出了一口浊气,心情平复下来,说:“校印九经之事,朕自有打算。”
  “圣人英明,老臣难及。”狄仁杰道。
  不欢而散。
  武曌目送狄仁杰背影远去,心中叹道:“不知我者,谓我何所求。”
  武曌回到案上,拿起笔,蘸了朱砂,在李裹儿的奏疏上批了个“可”字。
  武曌作为一个母亲,年少时吃了不少苦头,只希望女儿像公主那般无忧无虑地长大。
  然而,当她发现人间还有另一重天,那里有人间难得的快活和肆意,回头想要告诉女儿,却发现已经晚了。
  一步晚,步步晚;一步错,步步错。
  这些暂且与裹儿无关,她有事正忙。印刷的第一本《千字文》呈给圣人后,裹儿又命匠人印了十多份。
  当天就拿到了。她下学回来,跟着的小宫女捧着满怀的书,正一人发一本呢。
  “不要嫌寒酸,这可是阿耶的楷书,日后可做传家宝呢。我在上面还刻了编号。”李裹儿大言不惭道。
  李显和韦淇也各得了一本,笑说:“咱们也该留一本,裹儿说这金贵着呢。”兄弟姊妹都一起笑起来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