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红楼]贾璋传 第208节(2 / 4)
第175章 三辞三请东野致仕,内阁调整君子见机
待到七八月份的时候, 绍治帝终于从太上皇去世的悲伤中走了出来。
在绍治帝恢复正常后,周东野就递上了辞呈,说他年老体衰, 无以担当家国重任,请求绍治帝批准他致仕还乡。
周东野是一个保守的老派政客。
他见证过义忠亲王被废后京中人头滚滚的场景, 所以从来不敢什么从龙之功, 更不敢耍狠弄险。
他很清楚, 他身上的把柄太多了。
绣衣使者那里肯定留存了不少周党的犯罪证据,皇帝想要查他的话,那是一查一个准儿。
他根本就没有半点翻盘的空间。
所以太上皇让他怎么做, 他就怎么做;绍治帝要他怎么配合, 他就怎么配合。
只要太上皇和绍治帝还愿意给他周东野留下一条活路, 他就绝对不会火中取栗。
周东野和李汲截然不同的选择和他们的性格与经历息息相关。
虽然周东野是浊流一派的领袖,时常被坊间归为幸进小人。
但实际上, 他才是那个一步步爬上来的人。
不像李汲那样, 只是机缘巧合入了太上皇的眼, 这才步入棋局,一步登天,化身制衡浊流一派的棋子,直接就被提拔到内阁,做了阁臣。
所以周东野性格求稳, 李汲性格激进,周东野的经历决定了他不会狗急跳墙, 更不会投靠瑞王。
他所求的只有致仕养老、平安落地,自然不会冒着天大的风险, 去做那杀头的买卖。
而李汲却不甘心,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退场, 更不甘心自己被叛徒学生张泰维踩在脚下。
他野心勃勃地投靠叛党,妄图博取虚无缥缈的从龙之功,还不是为了再次缔造一步登天的神话?
最后落得自缢身亡、为天下弃的结局,李汲他也怪不得别人。
因为,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选的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他才是那个急功近利的幸进之人。
他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,一点儿也不奇怪……
其实周东野对首辅之位没有半点顾恋之心,也和李汲这个老对手有关。
在看到李汲的凄惨死状后,周东野连着做了好几天噩梦。
再想到先皇和今上联手拔除瑞王一党时,其他三位阁员都在玉熙宫伴驾,只有他一个人高卧家中。
这意味着什么,简直不言而喻。
皇帝已经不信任他了。
先皇和今上看他和看李汲也没有什么区别。
这个时候还不思退就晚了。
他最好还是识趣点,把绍治帝想要的首辅之位给让出来,拿着绍治帝给他们家的好处,老老实实地归乡养老…… ↑返回顶部↑
待到七八月份的时候, 绍治帝终于从太上皇去世的悲伤中走了出来。
在绍治帝恢复正常后,周东野就递上了辞呈,说他年老体衰, 无以担当家国重任,请求绍治帝批准他致仕还乡。
周东野是一个保守的老派政客。
他见证过义忠亲王被废后京中人头滚滚的场景, 所以从来不敢什么从龙之功, 更不敢耍狠弄险。
他很清楚, 他身上的把柄太多了。
绣衣使者那里肯定留存了不少周党的犯罪证据,皇帝想要查他的话,那是一查一个准儿。
他根本就没有半点翻盘的空间。
所以太上皇让他怎么做, 他就怎么做;绍治帝要他怎么配合, 他就怎么配合。
只要太上皇和绍治帝还愿意给他周东野留下一条活路, 他就绝对不会火中取栗。
周东野和李汲截然不同的选择和他们的性格与经历息息相关。
虽然周东野是浊流一派的领袖,时常被坊间归为幸进小人。
但实际上, 他才是那个一步步爬上来的人。
不像李汲那样, 只是机缘巧合入了太上皇的眼, 这才步入棋局,一步登天,化身制衡浊流一派的棋子,直接就被提拔到内阁,做了阁臣。
所以周东野性格求稳, 李汲性格激进,周东野的经历决定了他不会狗急跳墙, 更不会投靠瑞王。
他所求的只有致仕养老、平安落地,自然不会冒着天大的风险, 去做那杀头的买卖。
而李汲却不甘心,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退场, 更不甘心自己被叛徒学生张泰维踩在脚下。
他野心勃勃地投靠叛党,妄图博取虚无缥缈的从龙之功,还不是为了再次缔造一步登天的神话?
最后落得自缢身亡、为天下弃的结局,李汲他也怪不得别人。
因为,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选的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他才是那个急功近利的幸进之人。
他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,一点儿也不奇怪……
其实周东野对首辅之位没有半点顾恋之心,也和李汲这个老对手有关。
在看到李汲的凄惨死状后,周东野连着做了好几天噩梦。
再想到先皇和今上联手拔除瑞王一党时,其他三位阁员都在玉熙宫伴驾,只有他一个人高卧家中。
这意味着什么,简直不言而喻。
皇帝已经不信任他了。
先皇和今上看他和看李汲也没有什么区别。
这个时候还不思退就晚了。
他最好还是识趣点,把绍治帝想要的首辅之位给让出来,拿着绍治帝给他们家的好处,老老实实地归乡养老……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