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(2 / 3)
“如果我没有记错的,刚才其他人都在救火的时候,你们一直在旁边看热闹。”
连峙下意识转头看向沈建设。
只能说,沈建设能够和前身一样,考进长市公安局,也是有原因的。
在场众人也转头看向沈建设指出来的那几个人。
而也就在这个时候,其中一个年轻男人拔腿就向外逃去。
这是,不打自招?
沈建设:“快拦住他——”
旁边的一个大婶下意识伸出一条腿,将那个年轻男人绊倒在地。
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,随后就如狼似豹般朝着年轻男人扑了上去。
很快,年轻男人就被他们牢牢地抓住了。
“是你?”
服装店老板先是不可置信,然后直接冲了上去,就要去脱年轻男人的鞋。
年轻男人还试图继续挣扎,一旁的电器店老板见状,抬起手就扇了过去。
“给我老实点,要不然今天我们就让你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?”
服装店老板这才顺利把年轻男人的鞋脱下来:“公安同志,给。”
沈建设把那双鞋翻过来,放到那个鞋印旁一比对,纹路都对上了。
众人顿时一片哗然。
服装店老板又冲了上去,他一把抓住年轻男人的衣领:“论辈分,你还得叫我一声大伯,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们一家?”
众人又是一片哗然。
这个年轻男人竟然是服装店老板的熟人?
电器店老板愤愤说道:“这小畜生是我们的一个老乡的儿子。”
“当年他们家比我们家都要差上一些,当时他们村里有个烈士遗孀,是他们家的一个远方亲戚,无儿无女,年纪也大了,于是老太太就找到了他们家,想要让他们给她养老,作为报酬,她的存款和房子,全都归他们家所有。”
“他们欢天喜地地答应了下来,从这之后,他们家的运气就好了起来,夫妻俩先是一个考上了家具厂的临时工,一个进了医院做清洁工,后来国家政策放宽了,他们又拿着老太太的存款,开了家饭店,饭店的生意火的不得了,没过几年,就在县城里买了房子。”
“按理来说,他们都在县城里定居了,就该把老太太也接进城里去。”
“但是当时老太太的身体又差了很多,大小便也憋不住了,经常拉在身上,他们就不乐意再伺候老太太了,最主要的是,那段时间,物价飞涨,钱贬值的厉害,老太太的那点存款,他们也看不上了,所以他们扣掉了老太太那几年的生活费,把剩下的五百多块钱还给了她之后,就把她送回了村里。”
“有一次,老太太烧到四十度,村里人给他们连打了十几个电话,他们都没有回去。”
“后来,是老高看不下去了,把老太太接到了自己家里。”
老高就是服装店老板。
“在老太太的指点下,老高一家做起了服装生意,一开始,他们只是骑着三轮车,跑到各个乡镇的集市上去摆摊,后来赚了点钱,他们就在县城盘下了一个铺面,这几年生意好做,没过几年,他们就把生意做到了市里……”
“和老高家的蒸蒸日上相比,这个小畜生家里慢慢地就不太行了,他们把老太太送回村里之后没多久,他们家饭店附近就开了好几家新饭店,那些新饭店的手艺都比他们家的要好,没过多久就把他们家的生意抢光了,他们只能把饭店关了,又开了家五金店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连峙下意识转头看向沈建设。
只能说,沈建设能够和前身一样,考进长市公安局,也是有原因的。
在场众人也转头看向沈建设指出来的那几个人。
而也就在这个时候,其中一个年轻男人拔腿就向外逃去。
这是,不打自招?
沈建设:“快拦住他——”
旁边的一个大婶下意识伸出一条腿,将那个年轻男人绊倒在地。
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,随后就如狼似豹般朝着年轻男人扑了上去。
很快,年轻男人就被他们牢牢地抓住了。
“是你?”
服装店老板先是不可置信,然后直接冲了上去,就要去脱年轻男人的鞋。
年轻男人还试图继续挣扎,一旁的电器店老板见状,抬起手就扇了过去。
“给我老实点,要不然今天我们就让你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?”
服装店老板这才顺利把年轻男人的鞋脱下来:“公安同志,给。”
沈建设把那双鞋翻过来,放到那个鞋印旁一比对,纹路都对上了。
众人顿时一片哗然。
服装店老板又冲了上去,他一把抓住年轻男人的衣领:“论辈分,你还得叫我一声大伯,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们一家?”
众人又是一片哗然。
这个年轻男人竟然是服装店老板的熟人?
电器店老板愤愤说道:“这小畜生是我们的一个老乡的儿子。”
“当年他们家比我们家都要差上一些,当时他们村里有个烈士遗孀,是他们家的一个远方亲戚,无儿无女,年纪也大了,于是老太太就找到了他们家,想要让他们给她养老,作为报酬,她的存款和房子,全都归他们家所有。”
“他们欢天喜地地答应了下来,从这之后,他们家的运气就好了起来,夫妻俩先是一个考上了家具厂的临时工,一个进了医院做清洁工,后来国家政策放宽了,他们又拿着老太太的存款,开了家饭店,饭店的生意火的不得了,没过几年,就在县城里买了房子。”
“按理来说,他们都在县城里定居了,就该把老太太也接进城里去。”
“但是当时老太太的身体又差了很多,大小便也憋不住了,经常拉在身上,他们就不乐意再伺候老太太了,最主要的是,那段时间,物价飞涨,钱贬值的厉害,老太太的那点存款,他们也看不上了,所以他们扣掉了老太太那几年的生活费,把剩下的五百多块钱还给了她之后,就把她送回了村里。”
“有一次,老太太烧到四十度,村里人给他们连打了十几个电话,他们都没有回去。”
“后来,是老高看不下去了,把老太太接到了自己家里。”
老高就是服装店老板。
“在老太太的指点下,老高一家做起了服装生意,一开始,他们只是骑着三轮车,跑到各个乡镇的集市上去摆摊,后来赚了点钱,他们就在县城盘下了一个铺面,这几年生意好做,没过几年,他们就把生意做到了市里……”
“和老高家的蒸蒸日上相比,这个小畜生家里慢慢地就不太行了,他们把老太太送回村里之后没多久,他们家饭店附近就开了好几家新饭店,那些新饭店的手艺都比他们家的要好,没过多久就把他们家的生意抢光了,他们只能把饭店关了,又开了家五金店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