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府在逃小妾 第35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卫辞懒得再搭理,揽过掩唇欲吐的宋吟,关切地问:“不若我送你回房?”
  宋吟摇头:“我从前见过杀鸡杀蛇,但还是头一回见人杀兔子,一时不大适应罢了。”
  话虽如此,小手下意识攥紧了卫辞的袖摆,依赖之意不言而喻。
  徒留赵恪在原地陷入沉思——
  卫让尘可是公认的一点就燃,也就在太子堂兄面前收敛一些,怎的倒比自己先抱得美人归。
  难不成自己当真无脑?
  难不成当真还需等个五年十年?
  到了膳厅,首座上的王爷与王妃热情招呼众人落座。
  山庄里许久不曾这般热闹,难得没有遵循“食不言”的规矩,细细聊起各自近况。
  尤其是卫辞,听闻他要迁府,往后便是一家之主,可分明还团着孩子气,王妃难免担忧:“寻常人都是先成婚后分家,你倒好,急急迁了出去,新妇要从何处学这些个。”
  便是王妃自己尚是新妇时,亦跟着婆母,即当今的太后娘娘学了三五月。
  卫辞照搬了与母亲说过的话,只道府里有忠实老仆,反倒比现学现卖来得稳妥。
  王妃知他是个有主意的,遂亲自盛一碗参汤,示意侍女递与宋吟,面上噙着笑:“小姑娘模样好,性子也好,卫辞有几分福气。”
  冷不丁被夸,宋吟微赧,仰头将参汤一饮而尽,以表心意。
  娇憨模样逗得王妃眉眼弯弯,叹道:“若是双双还在家中,定也喜欢你。”
  赵恪猎的兔肉没来得及炖上,叫叫嚷嚷的。用完膳,裕王索性命人在院前的空地拾掇出篝火,围坐一圈喝酒吃肉,快快活活。
  王妃则拉着宋吟进了书房说话。
  “吟吟,容我先问一句,你为何会想着让双双离开宁家?”
  在大令朝,和离不常有,往往痴痴缠缠过一生,便是有幸死了丈夫,改嫁的也寥寥无几。是以,宋吟所言乍听上去十分骇人。
  “吟吟知道人言可畏。”她话锋一转,“可也知道,除死无大事。”
  “除死无大事……”
  “想必您知晓民女的来历,民女乃瘦马出身,原本也是为了活命才攀上小侯爷,做外室也好,贵妾也罢,名声于吟吟而言无关紧要。”
  “你说的对。”王妃若有所思道,“倘若连命都快没了,管那些流言和名声做什么。”
  宋吟抿着唇,斗道劝诫:“民女听牧公子说过,裕王之女尊同公主。既如此,何不劝无双姑娘休夫,一来能出口恶气,二来,人们茶余饭后都忙着笑话下堂夫去了。”
  王妃眼睛亮了亮:“是个好主意。”
  纵裕王一家权势滔天,可再聪慧的人,行起事来,难免喜欢依前人之见。莫说休夫,十余年里连和离都出不了几桩,自然只会劝和不劝分。
  卫辞又何尝不是这般?
  他对自己的宠爱日渐加深,可尚未有“身居高位者纳平民为妻”的前例,也不见官僚之家出过“一生一世一双人”,于是思来想去,只会在正妻品性上做文章。
  宋吟敛去眼中愁思,同王妃讲起南下途中的见闻。道是翻越过高山大海,便不容易被一亩四方地的事情所囿。
  王妃听得入迷,直至外间响起谈笑声方止了话头,揶揄道:“既有人来寻,我便不霸着你了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