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(4 / 4)
文臣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直播间。
【当然,也有能治国的士大夫,前提帝王得听,就像朝堂也有反对削藩的臣子,朱允炆他听么?】
这句话,让朝堂的部分大臣沉默了,特别是原来反对削藩的大臣们……
【咱们继续之前的假设,以治国的朱允炆若是以举国之力平定了燕王朱棣的叛乱。
按照他之前的政策定会继续削藩,削到一个不剩位置。
如此,大明北边的防线全部打开,但时候朱允炆以什么抵挡外族,八股文么?】
提到这,朱允炆一愣,他当真没有想过北面防线的事,不过大明又不是没有将军,派将军去驻守便是!
【朱允炆】:派其他将军去!
【长期的重文轻武,谁还想当兵?士气一旦低落,怎么驻守边境。
倘若北面防线崩塌,外族便直捣黄龙,宛如当年的大宋一般,对外族丝毫没有抵抗能力。
到时候大明面对的可不是燕王这样的自己人,一旦败了,就是灭国之灾。
所以,从重文轻武这来看,朱允炆开局就是一个败笔。
纵观华夏五千年,但凡放弃武力,没一个能得善终,毕竟拳头才是硬道理。】
众将看着天幕中他们陛下的发言,不知该说什么,轻飘飘的一句派人去守,他们陛下可知守边疆是多么不易之事么?
【咱们继续说建文新政的第二条,朱允炆直接废除了南北科举,让所有的文人站在同一平台考试。
看似是很公平,但是南北长久以来贫富差距巨大,导致北方学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水平大大落后于南方。 ↑返回顶部↑
【当然,也有能治国的士大夫,前提帝王得听,就像朝堂也有反对削藩的臣子,朱允炆他听么?】
这句话,让朝堂的部分大臣沉默了,特别是原来反对削藩的大臣们……
【咱们继续之前的假设,以治国的朱允炆若是以举国之力平定了燕王朱棣的叛乱。
按照他之前的政策定会继续削藩,削到一个不剩位置。
如此,大明北边的防线全部打开,但时候朱允炆以什么抵挡外族,八股文么?】
提到这,朱允炆一愣,他当真没有想过北面防线的事,不过大明又不是没有将军,派将军去驻守便是!
【朱允炆】:派其他将军去!
【长期的重文轻武,谁还想当兵?士气一旦低落,怎么驻守边境。
倘若北面防线崩塌,外族便直捣黄龙,宛如当年的大宋一般,对外族丝毫没有抵抗能力。
到时候大明面对的可不是燕王这样的自己人,一旦败了,就是灭国之灾。
所以,从重文轻武这来看,朱允炆开局就是一个败笔。
纵观华夏五千年,但凡放弃武力,没一个能得善终,毕竟拳头才是硬道理。】
众将看着天幕中他们陛下的发言,不知该说什么,轻飘飘的一句派人去守,他们陛下可知守边疆是多么不易之事么?
【咱们继续说建文新政的第二条,朱允炆直接废除了南北科举,让所有的文人站在同一平台考试。
看似是很公平,但是南北长久以来贫富差距巨大,导致北方学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水平大大落后于南方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