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到民国做裁缝 第97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左右电影戏服的制作都得等他画完稿子,通过片方那边的审核定价后,才能开始制作,以目前店里的工作量,这几个人手还是忙得过来的,不必立刻就招个裁缝。
  随着前几日方小姐那笔单子的定制结束,唐苏达女士的墨绿色小西服套装已经提上日程。
  还是老样子,纪轻舟用坯布进行立裁打版,确定样板和制作工序后,由冯敏君来负责裁剪缝制。
  因这套衣服所用的面料不是纯丝绸便是较厚的羊毛呢,工艺上采用纯手工更多,所以新雇的员工田阿娟现在便主要跟着冯敏君制作这套西服套装。
  宋瑜儿这边,这两日在制作的则是老铺子接的一笔旗袍单子。
  灰色的夏布料子,价格便宜,款式也比较简单,纪轻舟带着宋瑜儿打完样板之后,就把这件旗袍的制作工作交给了对方。
  至于余小梅则是两头帮忙,冯敏君那边需要使用缝纫机的时候,她就顶上,宋瑜儿脱不开手熨衣片之时,她便接手过去,谁都没个空闲的时候。
  不得不说,这雇了新员工后,纪轻舟着实感觉轻松不少,现在他每天的工作便是给手下员工安排工作。
  基本上,每日只需上午在制作间里忙上一两个小时,下午便可去书房安心画稿。
  原本他干一天活,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耗费在了服装的制作上,现在则可以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设计上来了。
  话说回来,今日上午,他还安排了别的事项,于是进屋只查看了一圈两边的制衣进度,给予一些指点嘱咐之后,便去了东北角书房。
  整理收拾了一下堆满桌面的手稿,纪轻舟从中拿出给报社的那份装进文件袋里,准备去沪报馆跑一趟,送个时装画稿,顺便去民报馆付个缝纫机的租金。
  虽说现在老铺子那边的缝纫机他用不着了,不过祝韧青在那看着店铺,有时还是能接点小生意的。
  而那小子的针线活显然不行,就倚仗着铁裁缝帮助他缝补衣服,所以这缝纫机的租金还是得交一交。
  反正也不贵,三元一个月而已。
  ·
  许是烈日炎炎之故,今日的望平街看着稍显冷清。
  比起道路旁小贩的叫卖声,还是秋蝉单调的叫声更为吵闹喧嚣。
  纪轻舟在街道路口下了电车,先去了趟民报馆,一次性支付给了吴老太的儿子四个月的缝纫机租金。
  这也是最后一次了,毕竟四个月后房租也到期了。
  他已考虑好,等那小铺子房租到期,就不打算续租了,而是准备等人手充足、资金也充裕时,在静安寺路或者南京路一带,选个更好的店面开一家集合设计定制与高档成衣一体的时装屋。
  不过要做高档成衣,必然就得雇佣更多的人手,要么就和那些制衣厂合作,反正左右都得掏钱,很多的钱。
  除非某日天降横财,否则这创业资金只能自己慢慢累积了。
  从民报馆出来后,沿着不算宽敞的街道,走到了三层洋楼的沪报馆门前,纪轻舟瞥见那选美大会的铁皮投票箱依旧树立在门口,不由心生疑惑,这都多久了,这选美比赛居然还没结束吗?
  不过仔细一算,距离选美比赛开始也才过去两个半月,只是他每天的日程排得太满太充实,才会生出种好似已经过去了半年的错觉。
  推开一楼的玻璃门,纪轻舟探头问里面正忙着整理信件的老茶房道:“楼上有人在吗?”
  老茶房见过他几面,记得他的面孔,闻言就语气和缓答道:“邱先生还没过来,袁先生此时估计还未睡醒,您若是来交稿的,可以先拿给我。如若不放心,去隔壁鱼儿照相馆找宋先生也可以的。”
  “行,那我去找下宋又陵,正好也有事跟他说。”纪轻舟朝对方笑着点了下头。
  旋即就关上玻璃门去了隔壁。
  紧挨着沪报馆的照相馆是一栋两层小楼,推开玻璃门进去便是一个半人高的柜台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